|

楼主 |
发表于 2020-7-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多数普通网友的思维是,律师不是在去庭审的路上就是在见客户取证的路上。
他们对我收费咨询的观点,对我求真务实的做法表示反感,对此,我简单回复一下:
一个律师不傻,如果他坚持和主流风气作对,而且因为作对还赚不到钱,吃老本四年,
那么,他一定,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你和95%以上的普通人一样,认为律师工作只是打官司,这是你的认知问题。
但,如果你认识我核心群,甚至VIP群里的人,你可能就会理解,律师80%的工作不是打官司。
hk有事务律师,有出庭律师,前者一辈子都不出庭,在你们眼里,他们都不是真律师对吧?
比如我,去年就推翻了两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交警的判断,拿到了降低本方责任的新认定书。
两次,多不多?我把这两次发在朋友圈之后,多数交通事故专业律师都感慨,说他们每个人每年打五十个交通事故案子,往往持续几年打了几百个交通事故案子,一个推翻认定书的机会都没有。
但我,一个人,一年,只接了两个交通事故复核咨询,两个都成功了。
这两次我都没出庭,没去交警队,没见过这两个咨询者,电话指挥他们应对策略的,这样的操作不是真律师吗?
我2016年就在公众号上写文章呼吁大家重视打官司之前的律师劳动,这样是对大家好,对律师好,对社会也好。
你自己都不觉得“打官司之前的律师劳动”是劳动,律师凭什么帮你劳动?
比如,都是债权人,银行为什么比普通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概率大很多倍?你知道银行在打官司之前,比普通债权人多做了多少工作吗?这些工作有多大的成本吗?普通债权人谁没有免费咨询过?没有百度搜过法律?为什么大家实现债权的能力比银行弱那么多呢?
帮银行做这些工作的人,也都没出庭,他们必须是假律师吗?
假如当年认识我的人,只有百分之一二理解我这个“重视打官司之前的律师劳动”观点,
现在,应该有百分之二三十都理解这个观点了。
有一天,你理解了舍生取义,你就会回头和我一起唱那首《only you》的。
祝大家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