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5-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早餐摊前的思索
清晨的早餐店蒸腾着热气,而我目睹的两幕场景,却如冷水般浇在心头。
一对母子走进店里,目光在价目表上游移。如今,3块5的包子、2块5的包子,单看或许不算离谱,但日积月累,确实是笔不小的开销。我不禁想起曾经的自己——站在早餐店门口,面对价目表,只能咬咬牙买个一块钱的馒头。那段日子,无论是快餐还是早餐,我都把每一分钱算计到极致。今天,这位妈妈带着孩子最终还是转身离开。赶时间是一方面,可早餐价格之重,压得人喘不过气,又有几人能真正释怀?
曾经,我也是这样节衣缩食。有过日入三位数风光,也尝过颗粒无收的窘迫。我把生活成本压到最低,直到跌入人生谷底,无人问津。那时看着清洁工、普通岗位的劳动者,能在早餐时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米线,我满心都是羡慕。十几块的餐食,说贵不贵,可对那时的我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后来我渐渐明白,人生苦短,前半生已如此辛劳,何苦还要这般亏待自己?我们总想着为下一代牺牲,可又有多少孩子能真正懂得感恩?反观现在的孩子,吃喝玩似乎都成了理所当然,即便嘴上说着要节约,内心却并未真正理解父母的艰辛。
周六送老三去上兴趣课,在路边摊吃早餐时,又遇见一对母子。骑电瓶车的妈妈停好车,掏出几枚一元硬币,让儿子去买早餐,自己却没有下车的打算。小男孩在离妈妈两三米的地方徘徊,眼神怯生生的,来来回回五六次都不敢上前。我听见妈妈低声催促:“有一块钱的,问问叔叔阿姨。”老三突然说要尿尿,我带他去路边花丛解决。看着小男孩那副畏畏缩缩的模样,我心里满是不忍。我算不上富裕,但那一刻,我暗自决定:只要他开口询问,我就给他买最贵的3块5的酱肉包。然而,他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是骨子里的自卑,还是与生俱来的怯懦?更让人心寒的是,他的妈妈自始至终都没有陪他走上前,那份淡漠,像极了曾经的我。
我也曾这样,面对孩子的胆小懦弱,满心恨铁不成钢。尤其是老二,在家和玩伴相处时活泼开朗,可一到公共场合,就变得扭扭捏捏、眼神躲闪,说话声如蚊蝇。每次看到他这样,我的心就像被针扎。相比之下,老大却落落大方,不仅上台演讲过,遇到公众活动还主动坐前排、积极举手。我曾和老二谈心:“你看外公外婆住在偏远的乡下,爸爸妈妈买房买车,他们能帮上什么忙?要是我们也像你一样胆小退缩,哪有现在宽敞的房子,哪能在城里安稳生活学习?你要是能大方展示自己,勇敢表达,老师同学都会高看你一眼。你难道不喜欢自己昂首挺胸、自信从容的样子吗?”
生活中的这些碎片,拼凑出太多无奈与期望。我们在柴米油盐中挣扎,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摸索,只盼着能在艰辛与希望中,找到属于自己和孩子的那片天地。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