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25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不管这个话题成不成功,以及回答能不能满意,这个标题已经成功了。因为输入框显示只能输入11个字符了,是我生涯最长的标题了。
首先,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不一定是刑法。因为刑法只有伪造证件罪,能和这类行为贴近。而伪造证件罪,保护的法益的国家机关颁发的证件。机动车编号和车架号,是厂家设置,向行政部门报备,其来源不是国家机关。因此,很难将实施者定义为犯罪份子。
其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违者将面临的罚款、收缴车辆等行政强制措施。
最后,出了事情的责任划分上,敲黑板了: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篇的相关规定,购买者如果明知,可能与出卖方一起承担连带责任;购买者如果不知晓,才有可能免责。
如果要问怎样证明购买者是否明知,我觉得可以从二手车交易过户流程去审视。因为这是一个监管流程,面对监管流程各自在做什么,可能找寻到一些线索。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