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6-2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高考公布成绩了,几家欢喜几家忧!
我娃儿还小,距离高考还早,看到周围说内卷,说娃儿累,的确,也是累,也是卷。
又想起公布出来的,分数和人数,真的是分差太小,内卷太凶了。
每差一分都是二三百人,容错空间太小了,都在屎上雕花。
看花眼一个数字,可能就丢三五分,就落后一千人!
从小,娃儿在这种屎上雕花的氛围中成长起来,以后可能做任何工作都蹑手蹑脚,生怕犯错!以后大概率是中专生在社会上乱闯荡,闯荡成功的聘请985毕业生当员工。
我觉得高考还是应该把分数拉差拉大点,把题目弄难点,比如川大录取分数线550就够了,这样避免一些疏忽大意之类的小错误影响别人,现在这种,考的是小心谨慎、快速计算,并没真正选拔高水平人才。高考最好一门考四个小时,没必要去考察计算速度,这个东西对国家的创新能力毫无意义。国外从来不考这个。把题目真正出难点,然后给予考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检查小错误,真正考察思维能力。所以阿里巴巴的考试时间都是八小时。我们高考中考的指挥棒是有问题的,选拔不出真正的思维强者,靠计算速度和小心把细就把很多高手淘汰了。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这些东西又毫无价值。其实不要说改变太多!高考改革只需要把考试时间增加1小时,结果都会大为不同!
公布出来的很多高分都是几科都是满分,这些个高考数学满分的,喊他9月份去美国名校报到,顿时要被那些只拿到了95%分数的美国人按在地上摩擦,到了美国名校本科阶段,这些中国尖子生就什么都不算了。 说明我们的选拔考试有问题!美国人在考场上都是按计算器的。中国好像只有上海允许带计算器,数学物理考试时间增加1小时,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就只需要这么小改一下,选出来的人就是真正的强者,可以拉到普林斯顿去赛马的!丘成桐说他一个中国留学生都不招,估计也是觉得中国学生没创新能力吧。
我又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数学课完全被讲得很枯燥,现在觉得真的要把数学学好,所谓的学好不是说要考多少分,而是要掌握足够广泛的数学知识,到了成年后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级趣味。很多事情要理解透彻,都需要一定数学知识。 但我因为应试教育被弄得彻底对数学没兴趣了,想自学一些高等工具也没那个心情。 因为没了解高等数学工具,看很多书的时候想不明白内在道理,总是浮在表面,很多理解都是错的。 明明别人都说了答案就在这里,但我看不懂或者不想看,心里痒得很也无能为力。吴军的《数学之美》,讲的都是我们常用APP的内在算法,如果能看懂就很巴适,但我没那个基础,物理科普的很多内容,比如双缝干涉、镜子反射入射角等于出射角……等等无数问题,要真正理解必须要懂一些高级的数学工具,否则永远只能用文字去进行表面的肤浅理解。比如AI,不懂数学工具就只能看个热闹,能量为什么要守恒,动量为什么要守恒……,背后都是同一个数学工具。我们不需要去计算,但是看得懂的话就能深入理解并真正掌握,我感觉所有让我困惑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我不懂得那些数学工具。如果这些都看得懂的话,眼中的世界都是另一幅图景。
东拉西扯说一堆,随便看看吧。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