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8-22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话说川西某地,有一乡村诊所,诊所不大,两间木板门面,一间做门诊候诊,另外一间做中药药柜,门口有一张写字台作捡药,磨药,开方使用。门面房后面有一小天井,有灶台当简易厨房,平时也可以熬药之用。至于方便之所,则要从门面旁小路绕到后面,虽几十步之要,也可以避开污浊之气。
诊所先前主人姓叶名仪,字少卿,本是南京天长人,后携夫人和儿子来川,因川内气候湿热,叶先生祖上行医,继承祖德,造福于百姓几十载,其二子不愿学医,叶先生便随其愿,一个经商,一个捐了个县长。叶先生恐自己年老,医术难已相传,时年天灾,灾民流离失所,有一孤子来药店讨饭,问知父母皆故,于是收留在药房,做些洒扫应对,晒药择药的简单之事。
小子平时跟随叶先生看病择药,又在先生指导下研读经典,先生常说,不通经典,不可为医。大医治未病不治已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又从先生学音乐,笛子,二胡,基本功甚是扎实。到了叶先生晚年之际,大儿子早年已经故去,小儿子和徒弟跪在床前,先生说道:你俩虽然并非亲兄弟,但几十年亲情,比亲人还亲,我此去,留下药店,还有几十年攒的两万药金,钱财本是身外之物,但老二留着还有用,药店留给徒儿,徒儿我知你姓张,你可将药房改为张氏药房,还有特别是那本医案指南,记录着近一百多年的疑难杂证以及瘟疫发生的先兆,治法等等,尤为重要,徒儿你可要小心保存,如果有博学仁义医师,可供其研学,将中国医学发扬光大,说毕,闭目西去。
一家人悲痛自然不表,待到出殡下葬满七以后,二哥还要去复职,临走将两万取出,留下两千给弟弟。张生跪谢过二哥,兄弟分别之时,弟弟对哥哥说道不会忘记父亲言语:无论何时,唯有气节与医术,才是人世间至贵之物。
张生继承叶先生衣钵,数十年间收留了三个徒弟,但是并没有将药店改名,依然是 叶氏医馆,只不过过了些年,将医馆改成了诊所,自己改名叶季年。光阴迅速,转眼几十年过去,叶季年已过耳顺之年,膝下无子,女儿嫁到邻县去了,三个徒弟虽然相貌平平,但是读书学音乐,始终难有天资,叶老先生常常叹息,恐医术难以继承。话说祸不单行,那年从国外传入瘟疫,叶老先生也遭遇了一场变故,
欲知后事如何?回帖满50楼继续书写。
(小说纯属娱乐,如果作为电影剧本,版权归论坛所有)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