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8-1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西南民族大学
一直以来觉得成都就是一块被水滋润的沃土,从来只听说过成都被水淹,没有听说过成都会缺水,但是随着成都的快速发展以及不停收纳周边小弟,以前富水之地也会为水而烦恼。四川是“千河之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存在着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的问题。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占全省80%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量仅占20%,人均不足100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特别是以都江堰灌区为水安全保障的成都平原经济区,是四川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集中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十分突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人口和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水安全保障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开辟新水源已经迫在眉睫。“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大多说的用水是指农业灌溉用水,现在不一样了,城乡、工业、生态都需要用水,并且用水量很大。”以成都平原经济区八市为例,2020年常住人口 4193 万人,预计到 2030 年将超过 4600 万人。通过预测,到 2035 年,成都平原经济区供水缺口约 27 亿立方米/年。
从迫切性来说,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工期8年,加上前期工作时间预计需要10年左右才能建成发挥效益,“如果不尽早开工的话,到2030年后成都平原经济区缺水现象将更加严峻,甚至可能出现‘水荒’。”引大济岷工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了,2021年,该工程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202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引大济岷工程列为四川“一号工程”,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引大济岷工程是四川的“一号工程”,计划从大渡河泸定电站库区引水,线路总长304千米,年均引水量27亿立方米,建成后将为成德眉资等7市40县(市、区)供水,受益灌面1400万亩,供水区人口约3500万。在引水线路上利用落差建设3座消能电站,总装机68万千瓦,年发电量34亿度。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