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4-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再见,老西门最后的老院子老宅子
--------------------------------------------------------------------------------
花牌坊街、乡农市街等4条老街老巷的居民将搬离,高档商住区将在此间拔地而起
昨(23)日,在位于成都花牌坊片区的乡农市街,4条老街老巷里的成片老旧营业房和老式平房被鉴定为危房,月底以前,生活在此的居民将全部搬离,老西门最后的成片老式平房不久后也将从地图上消失。
最后一瞥繁华与破败一墙之隔
上午10时,位于成都老西门片区的乡农市街,等待开启的繁华与即将消逝的破败,只隔着一道墙。一边是在建的商业楼盘,一边是贴着“危房,请勿靠近!”警示标语的排危现场,工人站立墙头,手中铁锤猛烈敲打着老屋的躯干,它们轰然倒下,仿佛脆弱不堪。
走进这片被称作金牛区最集中、也是最后的成片的老式平房住宅区,简易的木排架式穿透结构平房,泥巴墙,小青瓦,它们修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为了抵抗时光的磨砺,在近百年的岁月里被人们多次翻修,草筋竹编墙改砌成了砖墙,小青瓦改为石棉瓦,木柱换成了砖柱,然而一切关于老院、老宅、老邻里的记忆因为人去楼空而转淡,取而代之的是形同废墟的成片危房,大部分居民已经搬离他们曾经生活的家园。墙上的一纸通告宣布了它最后的命运:“为确保住户、经营户及过往行人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凡仍居住在成都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鉴定为危房的经营户及住户,必须于2007年11月29日下午6时前自行搬离……”
站在通告前,年过半百的陶文富师傅思绪起伏,“马上就要拆了,真舍不得啊。”从出生至今,他一直住在乡农市街,脚下的土地藏着他难忘的儿时回忆。“以前花牌坊这一片热闹得很!卖鸡蛋的,卖柴火的,卖肥肠粉的……”
规划展望 高档商住区呼之欲出
根据成都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本月上旬对花牌坊街、乡农市街、乡农市后街和坟坝巷等4条街巷的检查鉴定,以上4处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临街营业房、居民住宅平房存在着木结构腐朽虫蛀,木柱大部分开裂,木排架倾斜,屋面坍塌变形严重,小青瓦破碎和屋面漏雨等普遍现象。鉴于它们使用年限已久,结构老化,已属于成片危房,建议结合总体规划拆除重建。根据统计,一共有95户住户需要搬迁,目前已有78户陆续搬走。
金牛区房管局相关人士介绍说,花牌坊片区已经纳入成都市旧城改造范围,而在整个金牛区,除了曹家巷片区还有零星的老式平房外,花牌坊片区无疑是最后一块年代久远又成片存在的老式平房区,属于金牛区重点危旧房改造片区。相关部门将通过产权调换和货币终结的方式对生活在此的老居民进行安置,其中,营业房将采取原地返迁或异地零星安置,住宅则采取异地安置,政府还将为住户提供免费的过渡房。对于该片区的未来规划,相关人士透露,该区域将提档升级,成为档次较高的商住区。早报记者谢璐摄影方炜
]] 新闻资料
乡农市街
东南、西北向。南起一环路西三段、一环路北一段交会处接花牌坊街,北止营门口路,跨文家巷,长270米,宽13.6米。
原名车码头,抗战期间为集市贸易地。城西乡村农民买卖农具,出售手工竹货及禽蛋类多集中于此。后改名乡农市街,有“四乡农民来此集市”之意。
花牌坊街
东南、西北向。南起江源巷南口接石灰街,北止一环路西三段、北一段交会处(对乡农市街),跨乡农市后街、丁家巷、西林巷、新一巷、南薰巷、明星巷、交通巷、黎家巷、协和村和王家巷。清道光年间,本街有刘姓女,未婚夫死后终身不嫁,朝廷准建“贞节”牌坊,石雕花卉甚为精美,“花牌坊”因此得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