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吃喝论坛第一批先富起来(等级=发财)的人,论坛让我实现了人生第一个“发财”梦。我对论坛的感情自然是深厚的,你们认为我参加这个活动是为了那点油卡吗? 是的!成年人不做选择题,名利要双收。 论坛里说故事的好手多了去了,舆天搏命(冠军宝座不容撼动)、叁哥、砖哥、三秒……,希望也能听到他们的故事。 题外话说完,入正题,我是地道四川人,生在内江,20岁到成都求学,回忆了一下,30多年的年夜饭,现在还记得清楚的不多了。
1993年,那年我11岁,小学5年级的寒假,那时我们三家人住河坝街的一栋老楼,我家2楼,七叔家住一楼,弟弟比我小6岁,六叔家住顶楼7楼,有一对双胞胎妹妹,比我小4岁。我们三家人关系好,我几乎是天天窜门蹭饭。 年夜饭都会在七叔家,因为奶奶住在七叔家。三家人会聚到一楼忙前忙后,房子不大自然显得拥挤,反正就是记得前前后后都是人。 那时的年夜饭我记得最清楚的只有3个菜,蜂窝煤灶炸的酥肉,蜂窝煤灶炖的鸡汤,蜂窝煤灶蒸的糯米饭,每次我都要守到锅边偷吃刚出锅的酥肉,为啥子那个时候的酥肉和鸡汤就那么香,现在再也找不到那个味了。 吃了饭大人要给零花钱,本来给10元,那天有人说我11岁所以给了11元,几个娃娃我最大,所以我带着几个一起出去耍,那天也就只能买点鞭炮。耍到8点过街上人就少了,我们也就回去坐到屋头看春晚了。 坐到看春晚的时候,我提了个话题想给弟弟妹妹一起探讨,题目是“人类的起源”,对,你们没有看错,我们几个小屁孩对这个题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双胞胎妹妹获胜,结论就是,第一对夫妻是一个双黄蛋孵出来的,然后他们俩开始造人,造出了许多人又开始自行配对繁殖,我们都是第一对双黄人的后代子孙,把我听得的一愣一愣的,我又拿不出证据反驳,还是吃了口才不好的亏,不晓得舆天搏命的袁老板会怎么应对。
边吃饭边看春晚基本会持续到10点,然后收拾洗完各自回屋继续看春晚。11点半就陆续开始放鞭炮了,12点钟声敲响到高潮,基本除了啪啪啪的声音啥子都听不到,12点如果你还在街上走,肯定给你炸成“爆发户”。
最爱的炸酥肉
腊肉也是年夜饭必上之菜
每年必有鱼,象征年年有余
90年代的河坝街,图片应该比我记忆还早,但是我记忆中和这个也差不多
现在的河坝街上段,现在这条街都是江景房了
现在的河坝街下段,还有部分老房待拆迁
西林大桥,内江人每天基本都要走一次
今年是到成都的第十七个年头了,儿子也7岁了,老婆经常给我说成都好,喜欢呆在成都,以后都准备在青城山养老了。这次因为疫情,第一次没在老家内江过年,也是第一次没和父母一起过年,他们还是不愿意在成都过年,老年人都有家乡情结,提前十几天就坐动车回去了。所以今年就我和老婆、儿子一起过年了,年夜饭应该也是最简陋的一回,自己炒了两三个菜,盒马买了个八宝饭就吃了。三个人还是在客厅看了春晚,给长辈视频拜个年,清清静静的把年过了。 钟声敲响时也没听到一声鞭炮声,不免有些失落,我们以前过的那种年味,儿子以后还能感受到吗? 以前几家人住一栋楼,天天都能见,现在弟弟妹妹们都各自成家了,只有过年能见上一面,今年过年没见上,还是挺遗憾的。过年到底是热闹好还是清净好呢,看个人喜好吧,我还是喜欢以前,几家人坐一起吃饭聊天,最主要的是老辈子会把明晃晃的毛爷爷甩到你手里头,不像现在微信跳一个数字出来就完事了,简直太没有感觉了。
初几头,我老妞和她姐还是把在成都的老辈子喊到出去吃了一顿,算团个年
阶段不同年味不同,孩童的年味是鞭炮,父母的年味是团聚,老年人的年味是一团和气。
关于内江治安的题外话: -------------------------------------------------------------看到好多同学再说内江治安问题,这一点我是比较有记忆的,当年内江享有“四川十大暴力城市之首”的称号,火车站我们一般从来不去,听说非常乱,我在河坝街生活了近20年,说说印象当中的几件事:
1. 小学和初中都在河坝街读的,从河坝街上半段的第五小学荣升河坝街中下段的内江八中,八中大门离金霞宫很近,金霞宫是河坝街的名片,战时是一个防空洞,后来改成了喝茶打麻将的地方,这里鱼龙混杂,常有社会组织斗殴。初中开学第一天,兴奋的背着书包拿着2元早饭钱出门,金霞宫门口有很多小摊贩,八中的学生一般都会到那里买早饭,我到了一个经常光顾的锅盔摊说:“老板,两个锅盔,一个甜的一个肉的”。老板说:“甜的7角,肉的8角,一块五”,我给了两元找回5毛就站在摊子面前等,老板非常麻利,不一会儿就烤好,只见他把两个锅盔都装在一个口袋里,递给了我,我刚想伸手去接,老板手一扬,从我头上递给了我的后方。我一纳闷以为是有人插队,望向老板,四目相对之时,老板含蓄的说了一声“你的锅盔被那娃抢了。”,然后就继续招呼排在我后面的顾客。我望着手中的5毛钱,又顺着老板手指的方向,只看到一个穿着黑风衣的背影急匆匆的消失在人潮中,留下的只有他手中那鲜肉锅盔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是的,开学第一餐我还没碰到就被人抢走了,我连他样子都没见着。
那时在电玩厅不知道被抢了多少回,斗智斗勇,最喜欢把钱藏鞋底。有一回在市中心的路上,就望了对面过来的一人,那人就过来搂着我的肩,问了瞟他干啥,然后抢走了包包里的5元钱。还有一会放学和一个同学走路回家,不知道从哪里出来两个娃架着我同学就走了,我还当是他认识的朋友,就在原地等他,几分钟后,他回来,面无表情的说手表被抢了。
2.市中心枪战,应该是初二左右,和我妈在逛市中心的夜市,一般就是地摊和街边的摊贩卖点衣服和日用品,突然一辆车停在我面前,下来一个穿着挺帅气的小伙,他走到后备箱抽取一条东西,我仔细一看是一把类似于来福枪造型的单管火药枪,下车的还有几个人拿的是明晃晃的西瓜刀,街上的人都哄散开来,跑了。最后听说有个街边擦皮鞋的被误伤打中了肩膀。
3.也是初中那段时间,外地来了一个团伙想抢占内江市场,他们的标志就是光头,都是20岁以下的小年轻,随身都带了匕首,是会真动手要你命那种,那时在街上尤其河坝街遇到光头的十多岁的年轻娃,看都不敢看一眼。可能盘踞了半年,听说与当地势力有过正面冲突,也有过谈判。不知道是不是没都过地头蛇,后面就再没见过光头组织了。
我印象比较深的就这几件事,后来内江的治安就越来越好了,听说专门从省公安厅调了人过来,从火车站开始大力打击暴力犯罪,河坝街也是整治重点对象,基本就把暴力犯罪赶出了内江,把金霞宫的两个码头小电影也打击没了(~~!)。现在的内江不用担心治安问题了,欢迎大家来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