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16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 电信
疫情影响,很多地方水果可能会滞销。可能是个电商机会,加上移动的扶贫商城需要引入一些商品,最近恰好有空,从底层供应链开始一个一个研究,收获还是不少。
首先是物流
以10斤装水果为例,一定是含箱子不超过9.8斤,因为物流谈好的10斤省内4-5元的价格,这个价格不可能帮你运输11斤。
根据水果不能挤压的特点,加上箱体内的隔板什么的,这个体积、规格的箱子重量在1斤左右,所以“10斤装”水果严格意义上果子净重在8.5-8.8斤。
但多数电商要面临比价,是不会有人标8.8斤装水果**元的。都一律标“10斤装”**元包邮。
采买环节
大、中、小果规格,在果农渠道一般是两种情况:
第一类,不分大小一口价,从运输性价比来讲,省内贩子以1万斤左右为采购基数,省外长途运输可能买得更多,价格肯定还有空间。
第二类,周边零星小贩(含电商买手),果农还是要分大小的卖的,但不会有中果这个型号,一般就是大、小两种。如果只要大的不要小的,其价格略高,因为这类购买量不大,但是光把大的选完了,果农也不愿意这样卖。
源产地
一些非常讲究产地的水果,例如雷波橙,如果你不是自驾车去产地树上现摘购买,不要相信源产地说法。即便是你在青杠村的路边摊子,你也可能买到云南橙。就隔一条河,河对面就是云南,你吃的出来区别?(不过果子还真看的出来区别的,很怪哈,虽然味道差不多、看果肉分布)而青杠村的产区就这么大点,一家人没多少产量,不可能拿到路边慢慢卖,他们嫌难得搞。
但如果春见这类水果,就不要去在意产地了,金堂、仁寿、蒲江、丹棱都产,只是蒲江最早引进该品种而已。
说这么多,没错,我又要开始卖水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