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卓克老师,个人感觉比较靠谱,所以分享给大家。
口罩能反复用吗? 实在太缺口罩的情况下,可以。 但要注意消毒。 消毒方法如下: 一、可靠方法: 1、干热法 烘烤箱里70℃,30分钟。 2、紫外线法 254nm波长,0.3毫瓦/平方厘米的光强下,30秒钟。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全消毒,并且依然符合N95口罩测试标准。 但留意紫外线法需要在密闭箱中进行,否则对皮肤有害。 二、差强人意的方法: 1、用蒸锅30分钟(蒸馒头那种),20%的几率会让口罩不再满足N95测试标准。 2、用75%浓度酒精喷洒,70%的几率会让口罩不再满足N95测试标准。 以上两种大都因破坏了口罩静电吸附的结构,而导致跌落标准以下。 三、不可取的方法或者说关于口罩的一些谣言: 1、高温高压(高压锅) 全部不及格,会造成口罩变形,完全不可取的方法。 2、洗干净还可以反复使用 洗衣服那样的洗法,口罩就废掉了。 重要的事,再重复一遍。 只有2种方法可以比较可靠的再次利用口罩,紫外线杀菌(用消毒柜或者杀菌灯,250nm波长,40-100瓦,30秒照射),干式烘烤(70℃,30分钟)。 3、有呼吸阀的口罩防护效果略差 有机构做过横向测试,防护效果排名前三的都是有呼吸阀的。 患者不应该戴这种,它不能阻挡飞沫呼出。 4、买不到N95口罩,套3层棉口罩也能防护 一层N95口罩过滤性能100分,3层棉口罩过滤性能5分,大约就是这样的差距,多戴的用处不大。 5、头上罩10L装透明水桶 对飞沫方式感染眼结膜有微小作用,和戴眼镜差不多。 对飞沫方式吸入鼻腔感染一点作用都没有,仍然需要带口罩才能防护。 飞沫随气流飞行,所以吸气的鼻腔需要保护。 但眼睛基本不吸气,所以几乎不会在空气里沾染病毒,只有医院呼吸科那样的环境才需要戴护目镜。 普通人做到不揉眼睛就足够了。 6、用吹风机处理口罩 风会把口罩上的病毒吹到四处,这是比较恐怖的做法。 7、口罩要4小时一换 对于浓度高的呼吸科医护人员应该这样保护,但普通人如果也这样做成本太高。 只要做到单人使用,一个口罩反复消毒5次,都是在口罩严重缺乏时可取的做法。 8、微波炉给口罩消毒 不可以这样做,口罩里有铁丝,微波炉加热会起火。 另外这样用过的微波炉今后也不能加热食物了。 以上8条,就是现在网络上关于口罩使用的一些错误说法,也可以说是谣言。回到防护疫情上来,网络上还有一些谣言,今天一并整理分享给你。
一、与高温有关的谣言 1、多洗热水澡 虽然很舒服,但如果真的感染上,病毒在肺里。 皮肤再怎么温暖,肺里也是正常体温。 如果肺泡的温度高达60℃,病毒当然会死光光,不过人也完了。 2、多喝热水 原理同上,水通过食道,不会给肺泡加温,无法杀死病毒,反而会烫坏食道。 3、把空调热风打开 室内温度如果到了60℃,持续1小时,确实可以杀灭病毒,但没有空调有这种加热能力。 有人认为退而求其次,维持30℃,100个小时总可以吧,毕竟也热出翔了。 实际上55℃-60℃是及格线,达不到,杀灭效果就是零。 对呼吸有问题的人来说高温反而会加重肺的负担。 二、与吃喝有关的谣言 1、海鲜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 武汉那个海鲜市场确实是爆发地,但并不是海鲜上的病毒导致的感染,甚至这个病毒能不能感染海洋动物都是个问题。 2、多喝高度数白酒 75%浓度酒精如果直接接触病毒是可以有效杀灭,但病毒在肺里,喝酒如果都喝到了肺里,也就生命垂危了。 喝到胃里只会醉。 3、吃葱姜蒜,辣椒可以防止感染 这些食物都有辛辣的感觉,好像火烧一样,看来和高温有关,于是认为可以消灭病毒。 原理同上,能直接杀死病毒的环境也会直接置人于死地,这个病毒感染后只能依赖自身免疫系统杀灭。 4、维C可以预防冠状病毒 维生素C虽然是必须的微量元素,但在几十年前曾经被吹上了天。 而最可靠的科学结论是,它不具有任何防治感冒的功能,也不能预防冠状病毒。 三、与消毒/用药有关的谣言 1、用100%纯酒精消毒 消毒效果最好的是75%左右的酒精,100%的效果反而降低了。 而且不要频繁擦拭,否则容易产生耐药性。 2、盐水漱口有助于预防 都说是钟南山的建议,结果他本人出来辟谣。 盐水漱口是对消化道的清理,病毒感染的是呼吸道,所以没有用。 另外病毒和细节结构不同,浓盐水漱口只能处理细菌,对这次冠状病毒无效。 3、板蓝根可以预防 板蓝根不但对新冠状病毒没有预防效果,对感冒也一样没有。 4、达菲可以预防 达菲虽然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但对新冠状病毒无效。 5、吸烟可以预防 这是一条2003年就传过的陈年老谣,吸烟没有任何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