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影视板动作频频。华谊兄弟(300027,SZ)王忠军、王忠磊兄弟股权质押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6日,华谊兄弟公告称,王忠军和王忠磊分别质押了公司220万股和35万股股票,目前王忠军持股比例22.02%,累计质押19.86%,质押率90%,王忠磊持股比例6.19%,累计质押5.15%,质押率83%。
疯狂套现?大股东跑路?贾跃亭之路?如此大比例的股份质押,引起外界众说纷纭。
对此,6月11日,华谊兄弟在《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致全体股东的一封信》中回应:股权质押不是抛售股票,更不代表不看好华谊未来,也不会影响华谊兄弟的正常经营。
公告显示,王忠军于2018年6月5日质押了220万股,王忠磊于2018年5月23日质押了35万股、5月29日质押了1800万股、6月5日质押了50万股。此外,王忠磊在2018年6月1日有1618万股、2018年6月4日580万股解除质押。
截至公告日,王忠军持股比例22.02%,累计质押19.86%,质押率90%,王忠磊持股比例6.19%,累计质押5.15%,质押率83%。据成都商报记者计算,除去质押的股权,作为华谊兄弟的董事长王忠军手里仅剩2.21%的公司股份,王忠磊持1.04%股份。
如此高比例的股份质押所为何用?公告中解释,王忠军和王忠磊质押用途,均是“个人融资需求,拟用于项目投资及股权投资”,质权人均为“中信建投证券”。 6月11日,这条股权质押的消息受到了多方的关注,同时在资本市场引起反应。受此影响,华谊兄弟股价午后持续下挫,截至收盘,报6.85元,跌3.25%。华谊兄弟回应:股权质押不是抛售股票,更不代表不看好华谊未来,也不会影响华谊兄弟的正常经营。
记者发现,今年1月,上交所、深交所、中证登,分别发布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新规要求,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至此,“双王”的质押分别占总股本的19.86%、5.15%,已共计总股本的25.01%。
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 事实上,王氏两兄弟的股权质押也并非事发突然。王忠军、王忠磊分别90%、83%的质押率,也并非他们股权质押的最高比例。
公司在2018年1月24日就公告称,王忠军、王中磊将所持股份的3.54%、 3.59%质押,彼时,华谊兄弟刚刚宣布公司投资的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票房超17.6亿。
3月5日、3月16日、3月27日、4月12日,公司又发布过王忠军或王忠磊股份质押及解押公告。
而至于质押用途,公告显示几次股权质押均用于“个人融资需求,拟用于项目投资及股权投资”。追溯到2017年,据成都商报记者梳理,此类公告也有10次之多。
有证券从业者告诉记者,股权质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增发、配股来融资,但需要证监会批准、中介机构推荐,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股权质押的时间成本、融资成本都更低。“理论上说,高管卖股票很困难,又要报告,又要限制买卖数量,而质押直接就能拿70%的现金。”该从业者称。
6月6日公布的股权质押,在资本市场、媒体圈和投资者圈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华谊兄弟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更有投资者将“华谊兄弟”称之为“奔跑吧兄弟”,质疑其欲套现“跑路”。
而次数众多的股权质押,为何在此时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上述从业者同时表示,受此前“阴阳合同”的影响,此时华谊兄弟仍然处于风口浪尖上,已经备受资本市场和舆论的关注,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注意到。
资料显示,华谊兄弟与“阴阳合同”旋涡中心之一的范冰冰联系颇深,范冰冰主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手机2》,华谊兄弟即该影片出品方之一。6月4日,受“阴阳合同”事件影响,华谊兄弟迅速跌停,一天内市值蒸发22.76亿元。
此前也有传闻称,华谊兄弟涉嫌偷税漏税,税务部门已进驻该公司调查。对此,华谊兄弟6月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称,近期有个别自媒体账号肆意发布公司涉嫌“偷税漏税”“朝阳税务局入驻公司审查合同”等不实消息,散播谣言蓄意制造恐慌,给该公司造成了严重影响。”
来源:成都商报财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