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中国大爷,一个最好的切入点就是:简称为“单反”的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
如果说丝巾对大妈来说,是她们自身对于青春芳华记忆的怀缅,那么单反于大爷,即是他们精神的武器——他们体内潜藏的诗和远方伟大梦想,永远在与逐渐衰老的凡人肉身天人交战。
大爷根本不需要像《老炮儿》那样在冰天雪地里傻乎乎地大闹一场,一部单反,就足以彰显他们低调的血色浪漫。 中国大爷单反情结
每一场摄影,都是一场战斗
五一即将来临。不过在单反大爷的群体里,根本没有什么五一不五一之分。只要是退休的人,每一天都是劳动节。
一位网友在奥森(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时,遇上了一群“摄影兄弟连”,大概五六十个大爷,携带着长枪短炮。当然必带道具还有用于攻城掠地的三脚架,和人称江湖隐形凶器的折叠椅。他们纪律严明,装备精良,严阵以待。
如果快门能够实化为刀光,你会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模糊的黑影从几十米开外于枝叶丛中 飞驰而过,大爷们手起刀落,于0.01秒之间将敌方射成渣渣。
直觉告诉我,大爷应该是在拍鸟。
鸟,是大爷最热衷的战斗目标,是最难拍摄的对象之一,相机不够好,镜头不够长,根本无法捕捉其快速移动的身影。更有专人研发出特定的摄鸟神器。 对大爷们来说,每一次拍鸟,都是一场战斗。这场战斗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这是对视力观察力、反应速度、摄影技术的综合考量。而长镜头的迷彩花纹,是战士的身份象征,能够鼓舞士气。
当然,不是每一场战斗,都永远在冲锋陷阵,更大的考验,是在漫长的、煎熬的等待中寻找attack的契机。
根据知乎小V@吴翊展的说法,单反界的鄙视链非常之多——
“大画幅的看不起中画幅,中画幅的看不起135全幅,全幅的看不起APS-C。
用大光定的看不起用变焦牛头的,用变焦牛头的看不起用套头的。
用索尼的看不起用佳能的,用尼康的也看不起用佳能的,用佳能的看不起用索尼和用尼康的。
三脚架也有鄙视链,用捷信的看不起用金钟的,用金钟的看不起用曼富图的,用曼富图的看不起用伟峰的……”
中国完善的鄙视链体系刺激单反销量。甚至,受越来越精进的摄影手机的影响,中国总体相机市场迅速下滑时,单反(SLR)的销量反而在迅速提升——根据《中国摄影》杂志2016年的文章,微单(CSC) 作为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市场反应一般,只占9%的销量。而相比之下,当时的日本相机市场,微单的占比已经超过60%。
这,都得感谢大爷对单反的偏爱。 买了单反之后,思维快了,身体好了
连朋友都多了几个
千万不要瞧不起单反大爷——用过单反的人都知道,想熟悉运用感光度(iso),光圈,快门,没有点基本功可办不到。在拿起相机的那几秒里,大爷脑袋里卷过福尔摩斯风暴,根据光线和环境,设置了最佳的参数。
单反摄影,能够极大地刺激思维,考验意志,是杜绝“老年痴呆”的最优法门。而且,还能强身健体。
我的朋友说,她某亲戚出门总是会把几十斤重的单反、镜头、三脚架通通带上,但是一路上,一次也没拿出来拍过。其实,这是大爷们的健身策略。 不是我吹,以佳能为例,高端相机净重于1100到1400克之间,而800mm定焦头大约重量4500克。如果还要加上最起码2.5Kg·真心不算重的三角架,重量绝对能与健身房里的杠铃砝码相提并论。能扛着这些武器出发的大爷,身体素质绝对在平均水平之上。
继广场舞后,单反摄影已成最受欢迎的中老年人社交运动。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各种摄影家协会、地区摄影协会、老年人摄影协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与其说大爷是因为爱好聚集在一起,倒不如说是因为相同的物质观和价值观而凝聚。
大爷们举起单反时,拍的不是大妈,而是相机背后那个倔强而浪漫的自己。不停止学习的自己,不怕身负重担的自己,对生活怀有希望的自己。
如果你爸身体孱弱,给你爸买台单反吧。如果你爸缺朋少友,给他买台单反吧。如果你爸跟你催婚,请给他买一台单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