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7 09:50
|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电信
给XX专车提的几个商业建议。
1、一个互联网打车平台,进成都时开了“媒体见面会”?4月开的,几个网友知道?
不如直接找二手X瑰这样的论坛大神“沟通”下,很可能花更少的钱,影响力更大。
做推广,为的就是影响力和曝光率。传统记者几十个召集起来开过会,半年过去了,推广效果在哪里?
2、本人是什么途径知道这个打车平台的?
是5月我去太原同学聚会,公证员Z哥打了一次,我们随行者就知道了。
3、这平台平时用什么推广?竟然用的地面推广。我看见两次在赛格广场门口摆摊送礼品!
现在是2017年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竟然还在卖力做地推!
4、推广力度不足的直接后果呢?我夏天和XX专车的司机聊天,说全成都1300辆车了。
前天打车还是1300左右的车,因为司机招不够。1300太少了,郊县完全打不到,绕城内还不好打。
5、为什么司机招不够呢?我和聊过天的司机都认为,内部从业者的待遇是不弱于DD平台的。
但,外部知名度不够,单子不够,让待遇没有超出DD,没有形成内外良性循环。
6、一直用“说XX,XX到”这样的口号。为什么不用更顺口的“XX专车,说到就到”?
前者六个字,没有衍生含义。后者八个字本人认为更好,因为词语带有衍生含义“专车”(B级车级别)。
传统的快车、专车和商务豪华等词语,给普通消费者极强的区分度,竟然不用?
推广大道三千,水深无比,好多细节还能展开。本文仅抛砖引玉!关键词:定价权、精准营销、关联互推和代理等等,有空还能结合XX专车写一篇。
因本人和该公司没一分钱关系,特牺牲文章阅读时的趣味,隐藏了该公司的名字。
因本人和该商业推广没一分钱关系,特隐藏本人体验部分,免得为他做嫁衣。
感叹下,几十亿人民币真金白银投资的互联网平台,市场运营和推广的技术竟然如此··········!可惜!
以上,成都蔡律师(微信caijiacd)原创,若转载,在抬头注明作者微信号即可随意转载。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