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是1号线一、二期工程在城市发展南北走向主轴上的延伸,1号线三期南段工程位于天府新区,主要沿天府大道敷设。线路全长15.59km,均为地下线,设站12座,其中换乘站6座。
待2018年1号线三期工程开通试运营后,地铁1号线一、二、三期工程共同组成40余公里的成都市地下公共交通的南北走廊,北至北三环片区,南到天府新区腹地科学城,以最快的速度用地下有轨交通串联起成都市的“双中心”。
4月8日13个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据了解,1号线三期北段为缓解地铁1号线运营压力,优化行车组织,增加了站后折返功能。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2017年4月8日1号线三期南段、支线和北段13个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南段及支线12个车站主体已全部移交后续专业施工。全线附属结构提早谋划、突破车站施工先主体后附属的习惯施工顺序,有条件施工的附属结构立即进行施工,目前全线出入口及风亭已完成过半。
高效提速1号线三期工程“洞通”
“洞通”是地铁建设重要的里程碑工期,标志着建设时序中关键线路工序的转换。穿越低瓦斯隧道,克服中风化砂岩地层等多种困难,1号线三期南段及支线于2017年1月4日全线贯通,目前全部移交铺轨单位开始铺轨作业。1号线三期北段区间至2016年12月26日第一台盾构始发以来,目前3台盾构全部下井,区间任务已完成80%。
千人打造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城市会客厅”
成都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一座融于花园(即车站与市政公园融为一体)的创新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位于西部国际博览城东北角,是集地铁(连接地铁1号线、11号线、18号线和16号线换乘车站)、道路交通、P+R停车场、航空港值机大厅、商业、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地下四层、总规模约17万平方米的城市交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35.4万平方米。整个工程是为远方客人打造成一种‘ 城市会客厅’的感觉。
项目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天府商务区地铁中心站,是一座4层4线换乘的中心站;另一部分是亚洲最宽,单幅达到77.4米,长度为373.5米的福州路大桥。
迎接体量大、工期紧、技术难度大的挑战,成都轨道集团每天约有千余名工人在十几个单体结构物建筑中施工作业,各项投入均远远超过成都地铁乃至成都建筑工地的最大规模。目前地铁1号线三期车站及桥梁已全部完成,正在开展11号线和18号线施工。
铺轨、机电安装、装修正全速推进
成都轨道集团1号线三期为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实现开通试运营目标提码加速,在车站施工阶段即预先研究铺轨基地的设立,增加广州路站和天府新站两个铺轨基地,由原先的4个铺轨基地增加至6个(五根松站、海昌路站、香山站、广州路站、科学城站和韦家碾站),有效地提速了全线“轨通”任务。
轨道工程自今年1月20日开工,截至目前,南段主线各铺轨基地现场紧锣密鼓,施工组织均已按计划步入正轨。除北段外,南段及支线段工程开累完成铺轨15.31公里,占设计总量的47.3%;完成道岔铺设17组,占设计总量的89.5%。2017年4月7日,支线段最后一根钢轨接头与既有线(1号线南延线)顺利焊接合龙,标志着1号线三期支线段轨道工程按期实现“长轨通”。
目前,1号线三期机电安装与装修工程正全面稳步推进,南段所有车站机电安装与装修工程都已进场施工:结合站前移交顺序已进行9个车站的BIM和综合支吊架设计;首批进场的车站二次砌筑即将完成,站内的机电安装工作已大面积展开,主要机电设备如冷水机组、400V智能低压柜、环控柜、配电箱均已开始安装;五根松至广都区间及五根松站环网电缆支架、接地扁钢安装完成接触网锚栓安装已全部完成;五根松站、香山站、宁波路站、科学城站关键设备房已移交给各系统单位,其余站点也将根据计划按期移交。北段工程(即韦家碾站、韦家碾~升仙湖区间)也将于今年6月进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