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2 09:12
来自手机
|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BGP数据中心(BGP)
经常在写鲁迅或写郭沫若的文章下面,看到有人评论鲁迅当年是这样骂郭沫若的:“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
这话据说还有个完整版,是这样的:“远看是条狗,近看是条东洋狗,到了眼前,哦。原来是沫若先生。”
据我查证,鲁迅压根就没说过这话,因为这句话从鲁迅的任何一本作品中都找不到。网络上流传这句话的文章与评论中,也都没有加上文章出处的。
试想,鲁迅要真这么犀利地骂过郭沫若,这等天大的事,还可能找不到文章出处吗?
鲁迅当年骂梁实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又与他一来一回打了好几轮笔战,而这些文章与对梁实秋的骂语都收录在了鲁迅的《二心集》里。
为什么偏偏到了骂郭沫若,这骂人的话却找不到文章的出处呢?答案是:这话是现在的人瞎编的。
现在这个时代,真正读书的人少了,而愿意转发名人名言的人却变多了。
网络上的一些读书类、励志类等营销号,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开始胡编乱造一些名人名言,来骗取转发。
为什么我说是胡编乱造呢?是因为这些营销号背后的人也不怎么看书,他们把能抄的真名言抄完后,就得掺点假的了。
比如写上一句心灵鸡汤的话,末尾挂上尼采、叔本华等一干哲学家的名字。读者可没读过这些哲学作品,他们只知道尼采是个牛逼的家伙,而这句鸡汤又很对自己口味,于是就顺手转发了。
说句实话,就某些假名言的水准来说,质量甚至还比不上陆琪的爱情语录呢。就那种水平,还敢挂尼采的名字,尼采没疯也得被气疯了。
和这种低级的造假有得一拼的是李白的藏头诗,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些诗是作诗软件自动写的,并非李白所作。
以前还有很多人蒙在鼓里,以为李白真的是预言家呢,世界一出什么大事,他的藏头诗就忽然被找出来了。
我写这篇文章,一来是想骂一骂那些可耻的营销号,这些家伙坏了读书的风气,凭空捏造了一些假名言来坑人。
二来也是为了给更多的读者提个醒:名人名言这玩意还是自己读书看来的好,毕竟那样你也能理解得更深刻不是吗?
关注《有书有影》,只推送我看过的书。你要是喜欢,就多了一本可看的书;你要是无爱,就避开了一本讨厌的书。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