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24 21:08
|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产业化,必定细化各个因素,优化各个流程,选取最有性价比的材料,培育最有品质的产品!
就拿司法考试培训而言
最开始,各省市的法学院老师都自己讲课,师资良莠不齐,培训班野蛮生长,就像如今的中小学
再后来,全国性的名师,用DVD盘的方式,各地招收视频班。2007年我就有朋友开这种培训学校,需要讲义都是发给我底版,我帮忙在小印刷厂亲自印刷的。印刷厂太小,老板说想低价可以自己动手······
再后来,全国性的各个培训学校的名师开始较劲。老牌万国,三校
慢慢衍生出众合,厚大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大浪淘沙
我个人感受是,是个全国级别名师,就比一般法学院90%的老师水平高
受全国考生推崇的名师,那至少秒杀多数法学院99%的老师水平!
到这两年,最顶级的培训学校,只剩下几家了!全国性的!
地方的普通法学院老师,基本上再没有自己学院开课培训司法考试的!没人好意思开,水平差距明显!
所以,不管哪个五院四校的高材生,在律师群里聊到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爆棚的时候,我就问一句:是学校教出来就考过司法考试,还是买对应培训学校教材资料,听名师的课考过的?这句话对大多数最近几年过司考的法学生有效!
意思是,学院那么牛,司法考试还跟老钟,凤科,柏神,杨帆等名师干什么?为什么你们自己学院不像前几年那样开辅导班?哈哈!
*******************分割线******************
综上:我设想的,真正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应该慢慢被名师教材,和名师视频占领!
大力鼓励全国性培训学校进入中小学市场(甚至传统大学教学市场)
优胜劣汰,让市场自己选择,留下来的名师水平随时可以和普通学校老师做对比的嘛!哈哈!哈哈!哈哈!我仰天大笑!
到几年后,形成优秀的格局:每年级,每一科全国就10来个名师负责讲授
各地的学生就在当地教室里看大屏幕,录播
当地学校仍然给中小学生配备该科的老师,因为中小学生自制力不足(对比司法考试考生,这一点是必须改进的),负责日常管理、督查和批改作业,履行类似于管理员或者辅导员的职能
全国名师讲够了,布置对应作业,当地老师负责阅卷批改
如批改过程中有答案有异议,统一申报“全国客服中心”进行说明
如有对教学内容不满意或不理解,也做对应申报即可
这样,产业化就成功了
全国名师带动广大老少边穷地区的小孩,每天学习发达地区第一手的先进教育资源!
成都实习律师蔡嘉原创,版权保留!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