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吃喝新鲜事 优惠早知道
X扫一扫,关注吃喝微信订阅号

吃喝玩乐网官方微信订阅号:
成都吃喝玩乐网

  • 无缝对接网站,实时在线,热闹无边
  • 新鲜讯息推送,及时送达
  • 福利折扣优惠送送送
  • 微信里的吃喝玩乐
X扫一扫,关注吃喝微信服务号

吃喝玩乐网官方微信服务号:
吃喝玩乐网

  • 无缝对接网站,实时在线,热闹无边
  • 新鲜讯息推送,及时送达
  • 功能强大的福利折扣优惠活动
  • 微信里的吃喝玩乐
X扫一扫,加入吃喝玩乐网官方微信群

吃喝玩乐网官方微信群:
52CH官方群

  • 莫道语聊斗图耍炫酷
  • 亦能相亲搞基聊对象
  • 一起吐槽玄摆吹新闻
  • 君若装逼依然好朋友--3s
查看: 1251|回复: 3

是链家金融退稿了中国房价?

liwaer
UID 966469
发表于 2016-3-1 11:15 |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是链家金融退稿了中国房价?
链家理财在400多天内疯狂成长为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链家发布的《2015理财运营年报》显示,2015一整个自然年中,链家理财“累计成交达138亿,单日融资过亿元已然是常态”,而截至229日,链家理财总成交额已达约180.4亿。
近期链家因两家门店因违规操作,违规放贷被消费者投诉,链家遭遇所有橱窗广告下架,独家代理房源暂停、金融产品下架的暂时处罚结果,链家理财会是下一个e租宝吗?是链家推高中国房价吗?
且看业内争辩:
正方观点一:
链家推高中国房价是一个冷笑话
百度百家 | 黑马良驹
这两天,对于风头正劲的地产中介公司链家,可谓是“多事之秋”。224日, 上海市住建委24日发表声明,链家公司相关门店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已对其已展开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目前,涉事门店及相关经纪人员的网上签约资格即日起被暂停。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上海链家公司被上海住建委通报以后,媒体上各种声讨的声音就不绝于耳,链家一时间有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人说链家金融存在高息借贷,有人说链家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交易欺诈,有人说链家的金融服务违规。更有甚者,还有人说是链家通过“垄断房源”,拉高了房价。
链家这两年发展的步伐的确有点快。2001年链家成立时仅37人,直到2014年底,门店也不过1500间,经纪人3万名,2000亿的交易额。在2015年,打着互联网+房产的旗号,在地产行业频繁进行并购。目前链家已经进入了24个城市,拥有6000家门店、10万名房地产经纪人以及6000万套房源数据。2015年交易额达到7090亿,约占据GDP1%2015年的交易额增幅3倍,甚至超过预期100%
链家增长速度如此之快,的确让人咂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链家肯定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只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些小问题,就把链家一棍子打死。至于链家的金融服务到底是违规操作还是金融创新的问题,最终应该由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来界定,现在还下定论为时过早。在黑马哥看来,链家地产中介+金融的玩法,由于超出原来单纯地产中介服务的范畴,肯定会超越一些界限,甚至跟现行的一些法规相违背,但你不能这些就说链家是一家坏企业。毕竟,行业发展速度太快,行业监管和法律法规肯定会滞后,但我相信国家肯定会鼓励链家这种互联网+地产服务的创新。
而对于许多媒体大书特书的罪状,我觉得也有点“落井下石”之嫌,这些说法都有点站不住脚。黑马哥,就把各大媒体痛陈的“链家”的三大罪状,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聊一聊。
一、链家中介费过高?
在整个地产中介行业,链家一直被人诟病的就是它的中介服务费过高,达到空前的2.7%2.7%放到北上广深等房价高的一线城市,的确是数目不少的一笔钱,黑马哥也觉得价格有点高,的确在无形中增加了购房者的负担。但是,你不能因为一家公司价格收费高,就能断定它是一家不好的企业。顺丰的价格比其他的快递公司都高,但你能说顺丰是一家不好的企业吗?链家作为一家企业,必须要赢利的,况且对于链家这种实体门店型的中介公司,店租和人员成本开支要比“爱屋吉屋”等新兴中介公司高出不少,中介费自然会比这些公司的中介费高不少。
问题是消费者也不是傻瓜,有那么多收费低的中介公司,为什么许多消费者会选择链家呢?还不是因为链家门店多,房源多,可选择空间多吗?而像爱屋及屋一些互联网型中介公司,的确是中介费低,甚至只有0.5%,但是你为什么不会选择它们呢?中介费低并没有什么卵用,有房源才是硬道理。况且对于购房者来说,几百万都花了,如果地产交易有保证,还是肯在中介费上花钱的。况且,倘若有一天像爱屋及屋这种互联网型公司真正壮大起来,你以为还会一直把中介费定格在0.5%,还不一样会涨价。
对于一些人质疑的链家中介费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2.2%,存在收费违规的嫌疑。在国家的相关机构介入之后,的确可以对价格进行整改。但问题是,为什么链家收费比其他中介公司高,还是有那么多人会选择链家?还是因为链家门店多,房源比其他公司多,消费者愿意它的服务买单,还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二、链家金融存在巨大风险?
链家之所以近几年能够异军突起,就是因为它这两年兴起的链家金融业务。关于链家金融的运作方式,许多媒体都做过报道,因为涉及链家的关联公司较多,许多专业术语又多,绕的读者云里雾里。简单地说,链家金融的玩法就是P2P+短期借贷。比如,你作为一个购房者,购房的需求比较急切,原来首付款只能从亲戚朋友那里借,而现在链家金融可以借钱给你,但是你必须支付一定的利息。由于是短期借贷,利息可能比较高,月息达到1.6%。由于是短期拆借,所以一般购房者还是愿意通过链家的平台来融资,支付利息总比去亲戚那里借钱要省心、省力,购房者也愿意支付相应的利息。
从目前来看,链家金融服务比一般的P2P要靠谱的多。毕竟,买房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投资,资金的用量会比较大,可以说链家金融的确是抓住了购房者的刚需。而外界对于链家最大的质疑,是在于购房资金第三方监管、资金池、购房者信用评估的问题。链家金融在运营初期,为了促进交易和提高交易效率,肯定存在着左手倒右手、体内循环的问题。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相信相关部门肯定会加强监管,说清楚什么东西链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利益。
链家金融还有一个风险,就是来自于借款者的信用评估。房价上涨还好说,如果房价下跌,购房者还不上借款,就会产生金融风险。还有人,把这种风险跟美国的次贷危机联系在一起。这种风险的确存在,但是比媒体渲染的要小的多。首先,这一拨二手房行情,大都是来自于改善性需求,都是有房的人想改善住房条件,由原有的房产做担保,风险会小很多。而对于首次置业的购房者来说,链家的确应该对购房者信用情况进行评估,以免出现还不上钱的情况。
总之,链家金融在快速膨胀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违规问题。但是,链家金融的主体业务存在的问题并不大大,资金运转还算比较正常,各大媒体大肆渲染的金融风险当前并未存在。
三、链家推高了房价?
在链家众多的罪状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链家推高了房价。如果中国房价是一个链家就能够左右的,真是有点太高看链家了。
关于链家推高房价,最普遍的说法是链家由于跟房主签了“独家”,推出一种“速销房”。即房东将房源独家委托给链家,链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将该房源销售出去,如果没有售出链家将赔付房东违约金。
大家想想这个逻辑。链家既然是“速销房”,就是要快速交易,如果价格挂的那么高,怎么能实现速销呢,又怎么会能说是链家推高房价呢?而现实往往是硬币的另一面,链家之所以推出“速销房”,是为了向购房者兜售它们的金融产品,链家在签独家时一般会压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最终促进交易。难道这样你能说链家拉低了房价吗?
所以说,无论是推高、还是拉低房价,链家都没有这个能力。最终房价还是又供求关系决定的。在春节之后,之所以房价涨得比较快,这跟国家二孩和去库存的宏观政策逐步释放有直接的关系。而链家不过是第一线的中介服务公司,又碰巧是最大的公司,自然又把房价上涨过快的黑锅扣到链家身上了。
另外一个说链家推高房价的,说是链家金融的杠杆作用。也就是说,因为链家有首付款的金融产品,给了炒房者可乘之机,炒房者可以利用首付贷用最少的资金炒更多的房。熟悉房地产发展历史的人应该知道,现在房地产投资占用的资金太高,交易、税费、流动性以及政策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很多炒房者早就退出了。而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两极化的问题,一二线城市求大于供,三四线城市供大于求。而这轮房价上涨比较快的北京和上海,基本上都是改善性需求,还都是处于限购的城市。即便是有人想炒房,他也能从链家融到资,那他的购房资格又从何而来呢?我真不知道,链家推高房价的说法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当然,链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跨越了地产中介、互联网金融两个领域,分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不合乎现行法规的问题,但不能仅仅因为这些小问题,就否定了链家的金融创新,就把链家模式一棍子打死。
互联网+模式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给链家等这些创新企业多一些空间,中国传统行业的转型才能够找到新出路。
反方观点一:
链家网被查是必然结果,否则有沦为下一个e租宝的危险
iDoNews | 姜伯静
看着东方卫视228日的《欢乐喜剧人》,发现最近备受争议的链家网广告依旧显眼。我差点产生错觉,以为前几天链家网被查是个梦呢。
但事实上,这不是个梦,是让人心疼、肉疼的事实。只不过,链家网的事实,让很多人的住房之梦醒了。
而在笔者看来,链家网被查是一个必然结果,否则,它会有沦为下一个e租宝的危险。
我并非落井下石,链家网的教训,应该让我们学会辨认。
那么,让我们一点点回忆关于链家那些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首先,链家网的野蛮性扩张极具风险,单凭它的房产中介收入难以支撑。更何况,还要有类似于《欢乐喜剧人》这样的巨额广告投入。
过去的2015年,链家凭借兼并,粗暴的成为了行业第一。成都的伊诚地产、上海的德佑地产、北京的易家地产、深圳的中联地产、杭州的盛世管家、北京的高策地产、广州的满堂红,先后成为链家的“囊中之物”。
而这种野蛮性扩张之后,庞大的“盘子”则出现隐忧,最明显的就是业绩与“盘子”的不对等。链家的房地产业务以二手房为主,而中国二手房市场并非某些人想象中那样能够支撑链家的庞大帝国。这里,我想引用一家媒体算的一笔账。在2015年,每日经济新闻一篇报道里这样提问:“以上海为例,8月(指20158月,笔者注),链家在上海的总营业额为3.28亿元,二手房业绩为2.43亿元。按照946个门店计算,单店营业收入在34.4万元左右。而每家店的员工人数18个左右,按照传统中介行业人均2万元的行业保本线,除去运营成本和人员开销之后,链家得到了什么?”
对了,作为《欢乐喜剧人》的独家冠名商,链家网出了多大的本钱我们还不知道。但我知道,东方卫视另一档节目《极限挑战》第二季的广告赞助金额达到3亿元。
第二,可能正是因为房产中介收入不够多,所以链家网才在互联网金融上下功夫。而当政府对P2P进行监管之后,链家依然不收手,很是有些不知进退了。
曾经,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链家地产未来的盈利不再来自于经纪人的佣金分成,而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流量所带来的利润。比如,链家网衍生的金融产品,自如友家、资产管理等。”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包含链家理财、融信按揭(北京中融信担保)、理房通三部分在内的链家金融逐渐成为业界的“黑马”。
而根据链家理财2015年报数据显示:“平台迅猛成长,截止到1231日,链家理财已经完成了累积投资额达138亿的惊艳成绩,单日融资过亿已成为常态。投资用户规模近30万人。”
迅猛发展的链家金融,带来的是更大的隐忧。比如,资金池的问题,比如利息差的问题,比如“高利贷”的问题。繁荣背后,是一个不知何时会爆炸的“不定时炸弹”。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链家理财几乎所有产品都标注有“由中融信担保提供本息保障”,而中融信的唯一股东是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中融信与链家地产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左晖,左晖另一身份是链家地产董事长。这样,就出现了奇怪的局面,自己为自己担保。
有媒体揭露链家理房通,“作为投资人,这两款产品的投资协议都是和链家地产以及中融信担保签订的协议,并没有和借款人直接签订协议。而借款人也是通过和链家地产以及中融信担保签订协议。”很显然,在我看来,链家“越界”了。
而这种自己为自己担保和“越界”的局面,恰恰是政府最担忧的。我想,政府不会允许下一个类似于e租宝的怪胎出现的。
第三,不管房价上涨的真正根源是不是链家,链家都难逃其咎。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房价的恐怖上涨,让人不寒而栗。于是,链家是不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成为争论的焦点。
不管房价上涨的真正根源是不是链家,但链家在这个上涨过程中都处于难逃其咎的尴尬境地。许多证据表明,链家在这轮房价上涨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垄断房源,哄抬房价,间接地给炒房者提供资金等帮助。
比如,链家受人诟病的一点是:链家通过P2P引入资金,然后通过首付贷等方式给购房者、炒房客提供杠杆,刺激炒房者炒房。
当房价的上涨已经有摆脱政府可控范围趋势的话,那链家这样的推手就危险了。房价过度上涨,链家的这些不光彩举动,就不得不被人关注。
第四,链家网在房源上的失误,属于自毁长城。
如果说P2P金融业务属于链家“不务正业”的话,那链家网在房源上的失误,就属于自毁长城了。
此前上海消保委公布的两起涉及链家的案例显示,买家通过链家经纪人购买的房子是抵押房或查封房。这种错误,实在是不应该犯的。
P2P不行了,还有房产中介这个主业;可要是房产中介不被人信任了呢?
曾几何时,链家网有这样一种宣称,叫“四真”。这个宣传是这样表述的:“真房源,真实存在,房源真实存在,不是虚构和虚拟的房源;真实价格,在上海链家网发布房源价格以业主委托报价为基准;真实在售,房源均经业主委托,真实在售;真实图片,房源图片与真实房源一对一匹配。”
现在看,这个“四真”,以及所谓链家“百分之百真实房源”,该叫什么呢?以后,谁还敢信任链家?
链家网被查是必然的一个结果,否则有沦为下一个e租宝的危险。这不但是给链家提醒,也是给其他类似的企业提醒。
正方观点二:
被黑出翔的链家理财 其实投资风险很低
网贷天眼 | 长安游侠
链家理财这两天被黑出翔。被媒体和各种自媒体挖出各种“原罪”,什么自我担保啊,资金没有托管啊,这家平台真的这么危险吗?
事情的起因不是链家理财除了问题,而是链家的两个门店出售问题房源(哪家中介没有这个问题?都快上市了还不收敛点,被罚真是活该啊),上海市住建委不仅取消两家涉事的门店取消网签资格,还要求链家撤销橱窗广告、停止独家代理的业务以及下线金融产品。
自家的孩子自己打,住建委查链家的房产经纪业务谁也管不着,但对链家的金融业务也要管,没人质疑住建委的胳膊是不是伸的太长了,而是一边倒的质疑链家理财。P2P的名声现在连**都不如,任谁都能踏上一脚,然后再呸一句。
成熟投资人的标志是不跟风,自己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别人说某个平台好你就投,说某个平台差你就撤,这么听话的是小孩子。作为成熟的投资人,我们怎么判断某个平台靠谱不靠谱?
从理论上讲,金融业务的风险取决于底层资产的质量,预测出资产的违约率,在违约率的基础上加上资金成本,就能看出收益是不是能覆盖风险,业务模式能不能玩得转。比如借款人违约率为5%,你的资本成本加起来是10%,只要你的收益超过15%,业务就能持续下去。
但现实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平台借款人的违约率,很多平台老板自己都搞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判断靠不靠谱?
从我过去的投资经验来看,无非是股东背景、业务模式、团队。从这三个维度考察平台,差幸过去三年还没中过雷。
链家理财的股东背景够不够牛?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股东背景足够牛才能兜得住风险。一般集团型公司运营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是单独成立一个子公司,为的就是做到风险剥离。但令人惊讶的是,链家理财和链家地产的线上平台“链家网”同属于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这意味着链家理财一旦出现问题,链家网要共担风险。我没看过链家的财报,但凭着链家的品牌和链家网的价值,链家理财就是真出了十几亿的坏账也能兜得住吧?
从业务模式上,链家做房贷比银行更牛。如果不受监管限制,我认为没有一家银行的房贷业务能做得过链家,一家都没有。为什么?首先是消费场景。线上的消费场景已经被BAT垄断,在线下的消费场景,房贷无疑是最大的一块,这一块的场景正是掌握在链家、我爱我家等地产中介手中。 用户在买房、卖房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有金融需求:买房的需要借钱交首付,卖房的需要借钱赎楼,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地产中介一直都在做着垫资的生意。借着互联网金融的政策红利,链接理财不但可以把线下的垫资业务线上化,而且可以通过销售理财产品补充资金。
风控环节中的房产评估是银行专业还是链家专业?出了坏账,银行要通过拍卖处理抵押房产,链家直接在自己门店就卖了,连拍卖都不用。当规模足够大,通过发行ABS,资金成本甚至都接近银行。
第三、团队。从链家理财的官网上,可以看到链家理财CEO魏勇有30年银行、担保、房地产行业从业经验,还有着“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联席会议”召集人、“北京市信用担保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工商联经济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一串看着挺牛逼的头衔。老大是挺牛逼,但其他高管比如风控总监、技术总监等看不到,整个团队水平无法判断。
说了这么多,我会投资链家理财吗?不会,至少今年不会。链家理财的风险在网贷行业属于很低的,甚至不高于某些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但是7%左右的收益也的确没啥吸引力,同它的风险是匹配的,没有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2016年行业整体经营环境不利,一些资产优质的平台也不敢轻易降息。认真观察、学习,今年获取10%左右的收益应该不难。
反方观点二:
链家之罪,行业原罪下的互联网野蛮生长
百度百家 | 毛琳Michael
近期链家因两家门店因违规操作,违规放贷被消费者投诉,上海市住建委对链家进行调查,并处以链家所有橱窗广告下架,独家代理房源暂停、金融产品下架的暂时处罚结果,最终处理结果仍在商讨中。链家公司给予的答复是这是由两位业务员违规操作所致,并称是业务员交易的不严谨导致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被媒体报道的事件后隐藏着数千个没有能得到被曝光的事件,每次投诉事件后又有大量默默不投诉用户掩藏在冰山之下。每个公关事件背后都不是个案,而是企业运营和企业流程的系统问题。链家被上海住建委暂停金融产品和独家房源说明链家存在不符合政策的违规行为,但链家作为一个已经在全国布局,全国8个城市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二手房中介领域,仅在进入上海1年后就背叛违规,为什么?为什么盘踞北京15年都没有被判违规?链家成立14年后仅用了1年就迅速从北京区域市场拓展至全国市场,中介经纪人数量从3万增长到10万,为什么发展这么快速?
一、 链家拉高房价,被调查后消费者拍案叫绝
链家被叫停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情况,无论是普通的消费者还是一大波的自媒体,纷纷叫好,笔者在之前《链家全解剖:必须佩服、也必须警惕的巨无霸》中介绍道,在房产市场,卖家用户是绝对的主导者,只要垄断了卖家就能攫取最大的利润,而垄断卖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独家签赔房,也就是被上海市住建委所叫停的链家项目之一,链家通过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推行全国范围内的独家签赔,除了给予独家签赔房源卖家几千到数万的保证金外,更是拉高房价以达成独家签赔的目的,拉高房价的比例普遍在10%~30%左右,对比其他中介拉高房价不过数万数万元。对于卖家而言,出售房源的价格预期怎么来?当然是其他中介的挂牌价,链家高于普通房价30%的价格带动周边房源所有者报价的增长,房源就这么瞬间被拉高了,并且还在继续被拉高。
2015年链家加快上海布局后,笔者和身边的朋友明显感觉到二手房甚至一手房的价格都远远高于之前几年的涨幅,多位朋友在购房时发生了卖家一天内跳价10%的情形,而跳价除了来自于其他房源报价的对比增长,更源自于二手中介的推动,二手中介为了拿下房源的价格渗透无所不用其极。其实链家拉高房源影响的不仅仅是二手房价格,一手房生产商随着二手房价格的拉高也在迅速提高,链家进入一手房对生产商零佣金的情况下已有1000亿的销售额……如果你认为链家增加了卖家的收益,那就完全错了!链家影响的也不只是买家的利益,在2015年的二手房销售中,70%左右是置换房,需要卖一买一的,所以房价的提高并没有让卖家享受到价格增长带来的红利,更可怕的是链家的垄断挤压了其他话语权较小中介的生存空间,拉高房价的链家得以扩大份额继续快速的拉高房价。本来在国家土地垄断和保GDP的增长下,大城市房价已经居高不下,现在还多了一个巨大的外部诱因链家,如何不让消费者反感?
银库金融副总裁齐俊杰认为:“链家绝不是一个人在做这种场外配资,房地产之所以到今天在一些城市还能疯涨,完全是因为民间金融在作死。尽管链家本身并未通过拉高房价获得实际的高佣金或者获得增幅资金价值,但他通过金融杠杆的手段,让楼市的价格增长趋势加速,会缩短楼市趋势拐点的时间。”但一方面在消费者收入并未增长的情况下加速楼市的增长本身就让消费者根本无法负荷,同时拐点越早到来政府就必须要为拐点兜底,如果兜不住最终受损的仍然是购房的消费者。
有人说,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垄断那就必须要支持,毕竟这是行业的良性发展所形成的,链家CEO左晖用了依云和康师傅的价格来说明链家的价值。但即便在最支持市场化的美国,对于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的垄断公司必然会进行惩罚,AT&T不就因为垄断被分拆了吗,微软也曾经差点因损害用户利益而分拆!而链家的垄断是否危害用户利益呢?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
昨天(228日)上海各区县的房产交易中心人满为患,浦东、宝山还有闵行是重灾区,还不得不增加安保入驻控制人数的局面。市场恐慌的心理甚至超过了0809年那一次暴涨,话匣子在文章提到交易中心两个中介人员聊天:“淮海中路的一套1250万的房子,每次一有人要签了,房东就跳价,一跳30万,总共跳了7次,210万!我伺候了3个月,实在受不了了!”,这是谁之过?除了政策性因素,中介也有一定的责任。
二、链家之罪,是行业之罪
二手房中介领域是一个极度分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低下的市场,极度分散是指除了链家、中原等几家全国布局的中介,其他的都是区域化市场的中介公司,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指除了少数管理者,大多数的中介经纪人都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房产经纪人是一个从业门槛极低、流动率极高的行业,所有背景的从业者都可以进入该行业,中介公司每年的人员流动率都超过100%。所以,这是一个及其传统、甚至可以说是坏到家,积重难返的行业。
链家拉高房价被消费者所诟病,然而中原、21世纪、太平洋等所有传统中介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中原等地产公司只能拔高5%,链家可以拔高30%而已;
链家独家签赔被诟病,然而中原等传统中介公司在网站所标注的“有钥匙独家房源”不就是链家的签赔房吗?只不过链家庞大的经纪人团队和门店优势,资金优势可以承诺100%以高价卖出房源,并且还能给予数千到数万的保证金来吸引卖房者,中原等传统中介非不想而不能也,也不敢。
链家因存在欺瞒房产抵押和房东信誉情况被投诉,这在传统中介领域更是屡见不鲜。小区部分房源是优质学区房,但中介可能诱导这就是优质学区房;中介经纪人鼓动客户跳价;卖家接到保证金后拒绝交易然而中介毫无规避和补偿办法;卖家卷款潜逃但中介毫无办法……本次投诉引发的产权问题,房屋查封是发生在初步签约之后过户之前,所以这应该说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并不能说是说明是链家卖了抵押房。大多数的中介公司在房屋交易前根本不做背景调查,卖家跑路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租房也一样,笔者朋友之前通过中原地产租房就遇到房屋是老人去世后不久家人租出来的情况,当时找到中原地产,中介经纪人表示是爱莫能助并不再退还佣金)。链家一方面因为太大大,所以投诉自然多也更,同时也因为老大的身份被媒体重点关注。
链家因违规金融(高利贷)被处罚,但其他中介并非不想做而是做不到。不得不说房产购买和置换的短期借贷是个刚需,特别是2015年开始的70%左右的二手房产置换潮的到来,毕竟存在短期拆借的需求,但半月一月的短期借贷是极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流程上也极其复杂,从某种程度上,链家是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个短期借贷的问题。金融服务是链家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其他中介也梦想介入的业务,但做不到啊,不仅资金缺乏,同时在资金管理上也做不到风控管理,只好眼羡。
所以,中原地产的创始人,现任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的施永青老先生才不得不无奈的表示:“你问我有没有条件打败他,我在现在这个情况,我是客观一点说,我们从资源、资金、现有的管理班底,都跟链家是有距离的,我们没有条件打败链家。”但他同时也表示:“链家这种发展的模式是风险很高的模式,他是由中央做一个战略判断,一下子就押注,他一押不是在某一个位置押,他是全中国、全集团一次过地受过。但是他一错可能就全错,因为他是相对冒风险的,所以如果是他出问题的时候,可能不是给我打败了,是他自己找来的。”
三、链家模式之罪,行业原罪下的互联网野蛮生长
201535日,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但实际上,互联网+在之前早就已经开始应用,比如小米借助互联网+手机行业的的风口快速成长;雕爷牛腩、黄太吉借助互联网+估值10亿元;爱空间以互联网+装修,以每平米699元价格颠覆家装行业;本来生活以互联网+农业制造了褚橙、潘苹果的成功案例。链家也是以互联网+二手中介市场风生水起的一大案例,只不过链家诞生在一个高度信息不对称的具有行业原罪的二手房中介行业。
凯文凯利说,所有的创新都发生在事物的边缘,它不会发生在事物的中心地带,所有创新从边缘开始延展。二手房中介领域曾被认为是最难以被互联网模式撼动的,因为互联网常规的价格战和烧钱模式根本无法重构二手房这个区域化市场,大宗低频,行业具备特殊性的市场,导致必然需要门店作为渠道来吸引用户并作为服务的承载平台,同时二手房领域是一个信息严重不透明,流程和专业度较为繁琐的行业,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计算机专业出生的左晖发现了消费者更关交易的保障和真实的房源的痛点,同时二手房中介行业的传统性、低效率,收益较低,但同时拥有巨大的金融可行性。所以链家借助互联网+进行了现有业务的梳理,同时进行了行业的深度整合,重构了用户与中介的沟通,加固了交易流程的保障,而不只是简单的将线下的中介业务转移到互联网,将互联网当做一个渠道来使用。在互联网+的风口,链家将业务分为三大块:交易管理(新房、二手房)、金融管理(链家理财、理房通等)、资产管理(丁丁租房、自友如家),传统中介业务仅有交易管理,
从单纯的房产交易来看,最好的互联网+中介模式是爱屋及乌的纯互联网轻门店轻资产模式,这样成本最低。左晖曾在采访中透露,在链家模式成型前,链家内部曾进行传统派模式和互联网派模式的激烈讨论,并进行如何干掉链家来进行论证,最终互联网派在讨论互联网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传统中介时几乎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发现缺乏门店的支撑永运无法打败传统派,所以左晖表示:“房地产中介企业分三类: 传统中介企业、互联网中介企业和链家这三种。” 广受诟病的链家金融就是链家在中介领域的首创,也是链家得以迅速发展的核心引擎来源。先不论该模式背后有多少的违规操作存在,链家这种模式都是传统中介学不来,而且不敢学的,不论是相对透明化的业务流程梳理、业务流程的统一性,还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还是100%真房源的承诺,还是牛逼的独家签赔房源,还是高收益的金融业务……
只不过,在链家的模式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当一个新兴事物成长起来时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因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透,所以市场和政策给予了其野蛮生长的机会,经常在之后可能会出现数枝红杏出墙来的成长状态,比如P2P业务现在仍然是非法,比如滴滴现在还是非法模式……或者阴谋论一点,链家或可能本身就认识到该模式存在的风险,只不过评估下来即使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会对现有业务造成太大的影响,或者业务发展起来再调整也不会影响业务地基,当红杏野蛮生长的状态下可以最大化的获取阳光,长出界不被允许时剪掉该枝桠即可,但树木已成,其他红杏想要再用同样的模式来生长已经不被政策允许了,竞争对手想要再追上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链家背后上海复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可是长袖善舞的郭广昌操盘的。
在互联网+的野蛮生长下,有人把近两年疯狂扩张的链家称为现象级公司,这家原本盘踞在北京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在2015年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并购,把业务扩展到了全国。2001年链家成立时仅37人,13年后的2014年底门店不过1500间,经纪人3万名,2000亿的交易额,在借助互联网+改造产业链后,一年时间已经相继并购了成都伊诚、上海德佑、深圳中联、广州满堂红,以及新房市场的高策等6家公司,成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天津和南京7大市场份额第一的二手房产中介公司。目前链家已经进入了24个城市,拥有6000家门店、10万名房地产经纪人以及6000万套房源数据。2015年交易额达到7090亿,约占据GDP1%2015年的交易额增幅3倍,甚至超过预期100%,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是疯狂的,链家2017年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增长率仍然很高。
四、链家之罪,模式骨子里带来的原罪
链家通过互联网+中介来改造中介行业,2015年交易额300%的同比增长,超过预期100%的业绩在增长无疑说明模式的有效性。这个有效的模式是链家骨子里带来的,但在这个模式下本身带有巨大的风险,链家像奔跑在湖面上的不会游泳的武功高手,借助浪花的承载力卖命狂奔,链家不敢停下脚步,如果停下来就意味着沉入水底就此玩完。所以,模式本身造就了链家存在不合规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模式或推动自己往不合规的方向发展业务,而不是两位经纪人的不规范操作。
链家模式是以广告传递品牌价值、以众多门店为依托、以房产交易为业务点、通过用户沉淀的交易资金收益来达成利润,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只有这个产业链各环节高效运转起来链家才能快速发展,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链家的增速就会降下来,若增速降低到某一个阀值,链家的资金链就可能断裂。
金融是链家模式的核心,也是链家估值迅速增长的引擎。链家副总裁、CFO 魏勇在 2015年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曾表示:“目前(链家)金融业务已占整体盈利的近 10%,在未来 5年里做到 50%也是有可能的。” 而链家金融要做到如此大的盈利规模需要通过三方面来达成:1、增加借贷(特别是贷款)用户的金额和数量;2、拉长用户借贷和沉淀资金的时间;3、增加借贷用户比率。这三方面怎么达成?
1、 链家需要用户资金尽可能多的沉淀在链家担保系统中。未达成该目标链家不得已拉长资金沉淀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链家交易的时间会比传统中介更长。而链家金融为了获取收益必须要实现将理财、担保等业务都全部收归到自己的子公司囊中,不再假借第三方公司之手而用自己的全资子公司运维,业务模式也需要覆盖“房产买卖——银行按揭——资金托管——产权服务——过桥融资——金融理财”的金融闭环模式。所以才有了链家金融的三驾马车的业务布局:2006年开始的融信按揭(北京中融信担保)、2014年上线的链家理财、2015年开始运营的理房通。当然,尽管近20%的贷款年利率也被用户直呼高利贷,实际上法律规定高于银行贷款利息4倍之内不违法,链家的利率正好是不超过该范围。
2、 链家需要扩大借贷款用户的数量,那就需要更多的交易用户数。就需要更多用户在链家系统下单,同时链家可能会将原本不必贷款的消费者“转化”为贷款交易用户。本次投诉的黄先生就遭遇了被按揭贷款的事实,110万贷款,月息1.6%,注意链家某些门店贷款不满1月是按1月计算的。截至 2016223日,链家金融平台实现了累计投资金额已超过 1755 亿元,用户超 31 万,单日最高成交量近 2 亿,日均成交量超过 3800 万元,人均投资金额超过 16 万元的成果。
3、 链家需要更多的交易用户数就需要更多门店。更多门店和中介经纪人才可能带来更多的交易用户,美国一个中介经纪人平均每年签单6套房源,我国经纪人签单水平还达不到该程度。所以链家才迫切需要通过并购迅速扩张门店数量,也才有了2015年新增门店4500家(增幅200%)的增速。链家还有一个心思,一个城市容纳的中介门店数是有限的,链家拓展的越多,其他房产中介生存空间就会受到压制,所以在许多街道上才会出现多个链家门店同时出现的对传统中介和消费者来说觉得极其匪夷所思的现象。而更多的中介经纪人不仅需要更大范围的招聘,同时为了获得更优质的经纪人甚至拦截对手,链家在经纪人的薪资上也是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链家上海对基础员工开出的平均底薪是5000元,经纪人的提佣最高也高达30%~75%,而普通中介开出的底薪不过3000元左右,提佣一般也20%~30%,更何况链家的中介费高达2.7%,但普通中介中介费不过15~1.5%,一套500万的房源,链家经纪人最高可比传统中介多获得8.6万元。
4、 链家需要更多的广告支出。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除了门店终点拦截外,还需要在广告攻势上抢占用户心智,凭借着2015年的巨大广告投入链家才有了如此辉煌的业绩,也出现了无处不见链家广告的情形,当然也造就了2015713日百度搜索结果皆为链家网广告的奇妙事件,谁让你Y在百度投放多呢,苹果掉落时当然自己砸到了树下的人头上呗。
所以,对链家来说,链家为了盈利就需要金融,反过来为了提升金融占比就不得不增加门店,增加中介经纪人,链家门店和链家金融已经在链家模式下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说,链家模式诞生之初就存在天生的缺陷,如果该缺陷被政策允许,那就是天生的优点,这将继续促使链家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在该模式下,链家的金融资金必定不可能假借第三方之手来完成,也不可能授权给第三方,否则链家的未来势必跛足而行,这也就造就了在中融信、理财、理房通子公司下的资金存在监管风险,链家全部都自己操办了。
对消费者来说,如果链家能够坚守本心,确保资金仅用在链家内的买房消费者贷款方面,链家金融几乎毫无风险,因为买家和买家的信用基础都掌握在链家的数据库中,风险可控性比P2P高得多得多,而且利润也高的离谱,毕竟大多数的沉淀资金来自买房者的资金担保没有一点成本但却有20%超高收益。但是如果链家将资金用途拓展至买房交易之外,那链家就会变成另外一个P2P,且不受任何第三方担保和管控的P2P平台,这样的平台本身无疑是可怕的,根据链家理财数据预估,链家每月资金沉淀高达20亿元左右,但链家披着房产金融的外衣完全可以不做任何披露信息,所以这又加剧了平台的可怕性。
缺乏监管是可怕的,之前支付宝安卓版偷传用户隐私,百度开发工具泄露用户隐私都是在缺乏监管的情形下出现的,为什么APP store的支付宝和百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有监管。所以宁愿相信制度也不要相信人性,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42年前斯坦福大学里进行了一次社会心理学实验,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创意和主持。研究人员甄选了正常的24位普通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在真实的监狱场景里扮演狱警和囚犯角色。在实验前,这两组普通大学生没有系统性的差异,实验开始时,狱警们要求所有囚犯完全遵守由他们指定的许多规则,比如休息时间必须保持安静、囚犯之间只能用识别号码称呼彼此、犯人必须称呼狱警是“狱警先生”、每次去厕所只能呆5分钟且间隔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随着实验的进行,只要有一点点反抗,囚犯就会被剥夺进食、睡眠、清洗或被摊贩的权利。虽然狱警们被事先告知监狱里不能出现体罚,但狱警们还是想出了许多“不触犯规则”的手段来惩罚那些不听话的囚犯:数小时内不停地做俯卧撑、跳跃或是报数,徒手清洗厕所,在囚犯做俯卧撑时坐在他们身上,将囚犯长时间赤裸着单独监禁,甚至对囚犯进行侮辱人格的性羞辱……
那些扮演狱警的学生,在原来的生活中本来是些反对暴力的好孩子,但在监狱中却富有攻击性,甚至暴虐成性。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原来心理都非常稳定,可是在这所监狱里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不正常行为:他们被动地屈从于命运,面对不公对待听之任之。由于这一情境太有力,太具破坏性,研究者不得不在模拟监狱刚刚开始六天,就中止了这项本该实施两周的实验。
这个实验启使人们意识到,在善恶之间,并没有一道穿不透的藩篱。邪恶不仅仅会是“他们”,也可能会是“我们”。
作为一个消费者,笔者对链家也并不感冒,特别是它为了公司的发展拉高房价,加快了房产的增速让房价超过当下消费者的负荷,对于链家被要求整顿笔者也积极的支持,并希望能够有一个更规范的链家甚至更规范的二手中介行业出现,尽管笔者也知道在这个传统的积重难返的二手房中介领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或多或少都会改善现在的环境。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链家的模式无疑是超前的,对于这样的模式笔者要点赞,但同时对链家的野蛮生长和资金监管也抱有深深的恐惧,没有监管的链家随时有可能向未知的领域发展,带来未知的风险,作为一个拥有10万名员工的公司,作为一名年销售额6000亿用户数数百万的公司,这样的风险无疑比P2P的风险大得多得多。珍爱荷包,远离链家。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表于 2016-3-2 10:28 |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好长的文字
liwaer
UID 966469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5:53 |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如果你是卖房的。
    呵呵,不好意思,你的房子从你进店的一刻起就被顺吃恶狼似的盯上了,他们会通过各种说辞来探出你的心理底价,同时尽力打压,如果觉得有利可投,顺吃便会派出自己的评估去看房,但你不知道,顺吃对你说这是客户,评估如果认为可行,他们就会在找几个托去看你的房子,然后给几个较低的价格,让你怀疑你房子到底还值不值钱。随后他们会和你来谈限时销售,如果你确实不急卖,不和他们签的话,如果确认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呵呵,他们就会收购啦,不过顺吃称之为暗收,就是以客户的名义买来。所以说你卖房之前一定要多找几家中介讯讯价,不可盲目报价。
    同时他们还会劝你留钥匙,如果你不愿意留的话,又有利润空间,又是个空房,考虑到你有留钥匙的可能性,他们会找好几个托陆续看房,把你跑到要死,跑烦,自然就把钥匙留下。
    你看前面的一段时可能会有疑问,顺吃哪来的钱收购房子???
    其实,这正是顺吃的聪明之处。顺吃在签三方协议时,会尽力劝说买卖双方从顺吃过款,买方要在去房管局签买卖契约之前将全款(如果是一次付款的话)打到公司帐上,但顺吃退款给房主的时间却是新房本下来后3日内,名义上说是要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这期间有长达半月甚至一个多月之久的时间差,呵呵,顺吃可以拿你卖房子的钱去收购房子啦,连利息都没有,真是无本万利啊!顺吃拿这叫资金沉淀。不过他这样霸王的退款约定也只是欺软怕硬,曾经有个店拿这个湖龙一地痞,但被地痞掂着刀子把钱要回来了。普通百姓还不是乖乖就范。
    好了,先剥到这里吧,来聊斋的也都是理性的有分析有判断的人吧,不信的值当我胡说灌水吧,但看到很多确实是需要买房的刚毕业几年的年轻人、那些老年人,还有那些下过岗的中年人,真的没什么钱,但依然被顺驰黑掉几万,心中就有一种难言的痛楚!
    其实,顺驰是中国最大的黑中介!!!!
顺驰房产业务大全
    其实我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从顺驰离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在思考外部形象比较不错的顺驰的一些内部做法是否得当?在顺驰的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否有利?为什么离开顺驰的大多数人都痛恨顺驰?作为我本人我不想做出太多的评价,毕竟在顺驰呆过,我只想把我所了解的说出来,让大家去评判它的功过得失。
liwaer
UID 966469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4:43 |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是链家金融退稿了中国房价?
链家理财在400多天内疯狂成长为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链家发布的《2015理财运营年报》显示,2015一整个自然年中,链家理财“累计成交达138亿,单日融资过亿元已然是常态”,而截至2月29日,链家理财总成交额已达约180.4亿。
近期链家因两家门店因违规操作,违规放贷被消费者投诉,链家遭遇所有橱窗广告下架,独家代理房源暂停、金融产品下架的暂时处罚结果,链家理财会是下一个e租宝吗?是链家推高中国房价吗?
且看业内争辩:
正方观点一:
链家推高中国房价是一个冷笑话
百度百家 | 黑马良驹
这两天,对于风头正劲的地产中介公司链家,可谓是“多事之秋”。2月24日, 上海市住建委24日发表声明,链家公司相关门店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已对其已展开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目前,涉事门店及相关经纪人员的网上签约资格即日起被暂停。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上海链家公司被上海住建委通报以后,媒体上各种声讨的声音就不绝于耳,链家一时间有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人说链家金融存在高息借贷,有人说链家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交易欺诈,有人说链家的金融服务违规。更有甚者,还有人说是链家通过“垄断房源”,拉高了房价。
链家这两年发展的步伐的确有点快。2001年链家成立时仅37人,直到2014年底,门店也不过1500间,经纪人3万名,2000亿的交易额。在2015年,打着互联网+房产的旗号,在地产行业频繁进行并购。目前链家已经进入了24个城市,拥有6000家门店、10万名房地产经纪人以及6000万套房源数据。2015年交易额达到7090亿,约占据GDP的1%,2015年的交易额增幅3倍,甚至超过预期100%。
链家增长速度如此之快,的确让人咂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链家肯定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只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些小问题,就把链家一棍子打死。至于链家的金融服务到底是违规操作还是金融创新的问题,最终应该由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来界定,现在还下定论为时过早。在黑马哥看来,链家地产中介+金融的玩法,由于超出原来单纯地产中介服务的范畴,肯定会超越一些界限,甚至跟现行的一些法规相违背,但你不能这些就说链家是一家坏企业。毕竟,行业发展速度太快,行业监管和法律法规肯定会滞后,但我相信国家肯定会鼓励链家这种互联网+地产服务的创新。
而对于许多媒体大书特书的罪状,我觉得也有点“落井下石”之嫌,这些说法都有点站不住脚。黑马哥,就把各大媒体痛陈的“链家”的三大罪状,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聊一聊。
一、链家中介费过高?
在整个地产中介行业,链家一直被人诟病的就是它的中介服务费过高,达到空前的2.7%。2.7%放到北上广深等房价高的一线城市,的确是数目不少的一笔钱,黑马哥也觉得价格有点高,的确在无形中增加了购房者的负担。但是,你不能因为一家公司价格收费高,就能断定它是一家不好的企业。顺丰的价格比其他的快递公司都高,但你能说顺丰是一家不好的企业吗?链家作为一家企业,必须要赢利的,况且对于链家这种实体门店型的中介公司,店租和人员成本开支要比“爱屋吉屋”等新兴中介公司高出不少,中介费自然会比这些公司的中介费高不少。
问题是消费者也不是傻瓜,有那么多收费低的中介公司,为什么许多消费者会选择链家呢?还不是因为链家门店多,房源多,可选择空间多吗?而像爱屋及屋一些互联网型中介公司,的确是中介费低,甚至只有0.5%,但是你为什么不会选择它们呢?中介费低并没有什么卵用,有房源才是硬道理。况且对于购房者来说,几百万都花了,如果地产交易有保证,还是肯在中介费上花钱的。况且,倘若有一天像爱屋及屋这种互联网型公司真正壮大起来,你以为还会一直把中介费定格在0.5%,还不一样会涨价。
对于一些人质疑的链家中介费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2.2%,存在收费违规的嫌疑。在国家的相关机构介入之后,的确可以对价格进行整改。但问题是,为什么链家收费比其他中介公司高,还是有那么多人会选择链家?还是因为链家门店多,房源比其他公司多,消费者愿意它的服务买单,还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二、链家金融存在巨大风险?
链家之所以近几年能够异军突起,就是因为它这两年兴起的链家金融业务。关于链家金融的运作方式,许多媒体都做过报道,因为涉及链家的关联公司较多,许多专业术语又多,绕的读者云里雾里。简单地说,链家金融的玩法就是P2P+短期借贷。比如,你作为一个购房者,购房的需求比较急切,原来首付款只能从亲戚朋友那里借,而现在链家金融可以借钱给你,但是你必须支付一定的利息。由于是短期借贷,利息可能比较高,月息达到1.6%。由于是短期拆借,所以一般购房者还是愿意通过链家的平台来融资,支付利息总比去亲戚那里借钱要省心、省力,购房者也愿意支付相应的利息。
从目前来看,链家金融服务比一般的P2P要靠谱的多。毕竟,买房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投资,资金的用量会比较大,可以说链家金融的确是抓住了购房者的刚需。而外界对于链家最大的质疑,是在于购房资金第三方监管、资金池、购房者信用评估的问题。链家金融在运营初期,为了促进交易和提高交易效率,肯定存在着左手倒右手、体内循环的问题。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相信相关部门肯定会加强监管,说清楚什么东西链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利益。
链家金融还有一个风险,就是来自于借款者的信用评估。房价上涨还好说,如果房价下跌,购房者还不上借款,就会产生金融风险。还有人,把这种风险跟美国的次贷危机联系在一起。这种风险的确存在,但是比媒体渲染的要小的多。首先,这一拨二手房行情,大都是来自于改善性需求,都是有房的人想改善住房条件,由原有的房产做担保,风险会小很多。而对于首次置业的购房者来说,链家的确应该对购房者信用情况进行评估,以免出现还不上钱的情况。
总之,链家金融在快速膨胀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违规问题。但是,链家金融的主体业务存在的问题并不大大,资金运转还算比较正常,各大媒体大肆渲染的金融风险当前并未存在。
三、链家推高了房价?
在链家众多的罪状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链家推高了房价。如果中国房价是一个链家就能够左右的,真是有点太高看链家了。
关于链家推高房价,最普遍的说法是链家由于跟房主签了“独家”,推出一种“速销房”。即房东将房源独家委托给链家,链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将该房源销售出去,如果没有售出链家将赔付房东违约金。
大家想想这个逻辑。链家既然是“速销房”,就是要快速交易,如果价格挂的那么高,怎么能实现速销呢,又怎么会能说是链家推高房价呢?而现实往往是硬币的另一面,链家之所以推出“速销房”,是为了向购房者兜售它们的金融产品,链家在签独家时一般会压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最终促进交易。难道这样你能说链家拉低了房价吗?
所以说,无论是推高、还是拉低房价,链家都没有这个能力。最终房价还是又供求关系决定的。在春节之后,之所以房价涨得比较快,这跟国家二孩和去库存的宏观政策逐步释放有直接的关系。而链家不过是第一线的中介服务公司,又碰巧是最大的公司,自然又把房价上涨过快的黑锅扣到链家身上了。
另外一个说链家推高房价的,说是链家金融的杠杆作用。也就是说,因为链家有首付款的金融产品,给了炒房者可乘之机,炒房者可以利用首付贷用最少的资金炒更多的房。熟悉房地产发展历史的人应该知道,现在房地产投资占用的资金太高,交易、税费、流动性以及政策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很多炒房者早就退出了。而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两极化的问题,一二线城市求大于供,三四线城市供大于求。而这轮房价上涨比较快的北京和上海,基本上都是改善性需求,还都是处于限购的城市。即便是有人想炒房,他也能从链家融到资,那他的购房资格又从何而来呢?我真不知道,链家推高房价的说法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当然,链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跨越了地产中介、互联网金融两个领域,分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不合乎现行法规的问题,但不能仅仅因为这些小问题,就否定了链家的金融创新,就把链家模式一棍子打死。
互联网+模式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给链家等这些创新企业多一些空间,中国传统行业的转型才能够找到新出路。
反方观点一:
链家网被查是必然结果,否则有沦为下一个e租宝的危险
iDoNews | 姜伯静
看着东方卫视2月28日的《欢乐喜剧人》,发现最近备受争议的链家网广告依旧显眼。我差点产生错觉,以为前几天链家网被查是个梦呢。
但事实上,这不是个梦,是让人心疼、肉疼的事实。只不过,链家网的事实,让很多人的住房之梦醒了。
而在笔者看来,链家网被查是一个必然结果,否则,它会有沦为下一个e租宝的危险。
我并非落井下石,链家网的教训,应该让我们学会辨认。
那么,让我们一点点回忆关于链家那些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首先,链家网的野蛮性扩张极具风险,单凭它的房产中介收入难以支撑。更何况,还要有类似于《欢乐喜剧人》这样的巨额广告投入。
过去的2015年,链家凭借兼并,粗暴的成为了行业第一。成都的伊诚地产、上海的德佑地产、北京的易家地产、深圳的中联地产、杭州的盛世管家、北京的高策地产、广州的满堂红,先后成为链家的“囊中之物”。
而这种野蛮性扩张之后,庞大的“盘子”则出现隐忧,最明显的就是业绩与“盘子”的不对等。链家的房地产业务以二手房为主,而中国二手房市场并非某些人想象中那样能够支撑链家的庞大帝国。这里,我想引用一家媒体算的一笔账。在2015年,每日经济新闻一篇报道里这样提问:“以上海为例,8月(指2015年8月,笔者注),链家在上海的总营业额为3.28亿元,二手房业绩为2.43亿元。按照946个门店计算,单店营业收入在34.4万元左右。而每家店的员工人数18个左右,按照传统中介行业人均2万元的行业保本线,除去运营成本和人员开销之后,链家得到了什么?”
对了,作为《欢乐喜剧人》的独家冠名商,链家网出了多大的本钱我们还不知道。但我知道,东方卫视另一档节目《极限挑战》第二季的广告赞助金额达到3亿元。
第二,可能正是因为房产中介收入不够多,所以链家网才在互联网金融上下功夫。而当政府对P2P进行监管之后,链家依然不收手,很是有些不知进退了。
曾经,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链家地产未来的盈利不再来自于经纪人的佣金分成,而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流量所带来的利润。比如,链家网衍生的金融产品,自如友家、资产管理等。”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包含链家理财、融信按揭(北京中融信担保)、理房通三部分在内的链家金融逐渐成为业界的“黑马”。
而根据链家理财2015年报数据显示:“平台迅猛成长,截止到12月31日,链家理财已经完成了累积投资额达138亿的惊艳成绩,单日融资过亿已成为常态。投资用户规模近30万人。”
迅猛发展的链家金融,带来的是更大的隐忧。比如,资金池的问题,比如利息差的问题,比如“高利贷”的问题。繁荣背后,是一个不知何时会爆炸的“不定时炸弹”。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链家理财几乎所有产品都标注有“由中融信担保提供本息保障”,而中融信的唯一股东是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中融信与链家地产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左晖,左晖另一身份是链家地产董事长。这样,就出现了奇怪的局面,自己为自己担保。
有媒体揭露链家理房通,“作为投资人,这两款产品的投资协议都是和链家地产以及中融信担保签订的协议,并没有和借款人直接签订协议。而借款人也是通过和链家地产以及中融信担保签订协议。”很显然,在我看来,链家“越界”了。
而这种自己为自己担保和“越界”的局面,恰恰是政府最担忧的。我想,政府不会允许下一个类似于e租宝的怪胎出现的。
第三,不管房价上涨的真正根源是不是链家,链家都难逃其咎。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房价的恐怖上涨,让人不寒而栗。于是,链家是不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成为争论的焦点。
不管房价上涨的真正根源是不是链家,但链家在这个上涨过程中都处于难逃其咎的尴尬境地。许多证据表明,链家在这轮房价上涨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垄断房源,哄抬房价,间接地给炒房者提供资金等帮助。
比如,链家受人诟病的一点是:链家通过P2P引入资金,然后通过首付贷等方式给购房者、炒房客提供杠杆,刺激炒房者炒房。
当房价的上涨已经有摆脱政府可控范围趋势的话,那链家这样的推手就危险了。房价过度上涨,链家的这些不光彩举动,就不得不被人关注。
第四,链家网在房源上的失误,属于自毁长城。
如果说P2P金融业务属于链家“不务正业”的话,那链家网在房源上的失误,就属于自毁长城了。
此前上海消保委公布的两起涉及链家的案例显示,买家通过链家经纪人购买的房子是抵押房或查封房。这种错误,实在是不应该犯的。
P2P不行了,还有房产中介这个主业;可要是房产中介不被人信任了呢?
曾几何时,链家网有这样一种宣称,叫“四真”。这个宣传是这样表述的:“真房源,真实存在,房源真实存在,不是虚构和虚拟的房源;真实价格,在上海链家网发布房源价格以业主委托报价为基准;真实在售,房源均经业主委托,真实在售;真实图片,房源图片与真实房源一对一匹配。”
现在看,这个“四真”,以及所谓链家“百分之百真实房源”,该叫什么呢?以后,谁还敢信任链家?
链家网被查是必然的一个结果,否则有沦为下一个e租宝的危险。这不但是给链家提醒,也是给其他类似的企业提醒。
正方观点二:
被黑出翔的链家理财 其实投资风险很低
网贷天眼 | 长安游侠
链家理财这两天被黑出翔。被媒体和各种自媒体挖出各种“原罪”,什么自我担保啊,资金没有托管啊,这家平台真的这么危险吗?
事情的起因不是链家理财除了问题,而是链家的两个门店出售问题房源(哪家中介没有这个问题?都快上市了还不收敛点,被罚真是活该啊),上海市住建委不仅取消两家涉事的门店取消网签资格,还要求链家撤销橱窗广告、停止独家代理的业务以及下线金融产品。
自家的孩子自己打,住建委查链家的房产经纪业务谁也管不着,但对链家的金融业务也要管,没人质疑住建委的胳膊是不是伸的太长了,而是一边倒的质疑链家理财。P2P的名声现在连**都不如,任谁都能踏上一脚,然后再呸一句。
成熟投资人的标志是不跟风,自己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别人说某个平台好你就投,说某个平台差你就撤,这么听话的是小孩子。作为成熟的投资人,我们怎么判断某个平台靠谱不靠谱?
从理论上讲,金融业务的风险取决于底层资产的质量,预测出资产的违约率,在违约率的基础上加上资金成本,就能看出收益是不是能覆盖风险,业务模式能不能玩得转。比如借款人违约率为5%,你的资本成本加起来是10%,只要你的收益超过15%,业务就能持续下去。
但现实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平台借款人的违约率,很多平台老板自己都搞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判断靠不靠谱?
从我过去的投资经验来看,无非是股东背景、业务模式、团队。从这三个维度考察平台,差幸过去三年还没中过雷。
链家理财的股东背景够不够牛?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股东背景足够牛才能兜得住风险。一般集团型公司运营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是单独成立一个子公司,为的就是做到风险剥离。但令人惊讶的是,链家理财和链家地产的线上平台“链家网”同属于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这意味着链家理财一旦出现问题,链家网要共担风险。我没看过链家的财报,但凭着链家的品牌和链家网的价值,链家理财就是真出了十几亿的坏账也能兜得住吧?
从业务模式上,链家做房贷比银行更牛。如果不受监管限制,我认为没有一家银行的房贷业务能做得过链家,一家都没有。为什么?首先是消费场景。线上的消费场景已经被BAT垄断,在线下的消费场景,房贷无疑是最大的一块,这一块的场景正是掌握在链家、我爱我家等地产中介手中。 用户在买房、卖房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有金融需求:买房的需要借钱交首付,卖房的需要借钱赎楼,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地产中介一直都在做着垫资的生意。借着互联网金融的政策红利,链接理财不但可以把线下的垫资业务线上化,而且可以通过销售理财产品补充资金。
风控环节中的房产评估是银行专业还是链家专业?出了坏账,银行要通过拍卖处理抵押房产,链家直接在自己门店就卖了,连拍卖都不用。当规模足够大,通过发行ABS,资金成本甚至都接近银行。
第三、团队。从链家理财的官网上,可以看到链家理财CEO魏勇有30年银行、担保、房地产行业从业经验,还有着“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联席会议”召集人、“北京市信用担保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工商联经济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一串看着挺牛逼的头衔。老大是挺牛逼,但其他高管比如风控总监、技术总监等看不到,整个团队水平无法判断。
说了这么多,我会投资链家理财吗?不会,至少今年不会。链家理财的风险在网贷行业属于很低的,甚至不高于某些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但是7%左右的收益也的确没啥吸引力,同它的风险是匹配的,没有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2016年行业整体经营环境不利,一些资产优质的平台也不敢轻易降息。认真观察、学习,今年获取10%左右的收益应该不难。
反方观点二:
链家之罪,行业原罪下的互联网野蛮生长
百度百家 | 毛琳Michael
近期链家因两家门店因违规操作,违规放贷被消费者投诉,上海市住建委对链家进行调查,并处以链家所有橱窗广告下架,独家代理房源暂停、金融产品下架的暂时处罚结果,最终处理结果仍在商讨中。链家公司给予的答复是这是由两位业务员违规操作所致,并称是业务员交易的不严谨导致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被媒体报道的事件后隐藏着数千个没有能得到被曝光的事件,每次投诉事件后又有大量默默不投诉用户掩藏在冰山之下。每个公关事件背后都不是个案,而是企业运营和企业流程的系统问题。链家被上海住建委暂停金融产品和独家房源说明链家存在不符合政策的违规行为,但链家作为一个已经在全国布局,全国8个城市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二手房中介领域,仅在进入上海1年后就背叛违规,为什么?为什么盘踞北京15年都没有被判违规?链家成立14年后仅用了1年就迅速从北京区域市场拓展至全国市场,中介经纪人数量从3万增长到10万,为什么发展这么快速?
一、 链家拉高房价,被调查后消费者拍案叫绝
链家被叫停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情况,无论是普通的消费者还是一大波的自媒体,纷纷叫好,笔者在之前《链家全解剖:必须佩服、也必须警惕的巨无霸》中介绍道,在房产市场,卖家用户是绝对的主导者,只要垄断了卖家就能攫取最大的利润,而垄断卖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独家签赔房,也就是被上海市住建委所叫停的链家项目之一,链家通过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推行全国范围内的独家签赔,除了给予独家签赔房源卖家几千到数万的保证金外,更是拉高房价以达成独家签赔的目的,拉高房价的比例普遍在10%~30%左右,对比其他中介拉高房价不过数万数万元。对于卖家而言,出售房源的价格预期怎么来?当然是其他中介的挂牌价,链家高于普通房价30%的价格带动周边房源所有者报价的增长,房源就这么瞬间被拉高了,并且还在继续被拉高。
在2015年链家加快上海布局后,笔者和身边的朋友明显感觉到二手房甚至一手房的价格都远远高于之前几年的涨幅,多位朋友在购房时发生了卖家一天内跳价10%的情形,而跳价除了来自于其他房源报价的对比增长,更源自于二手中介的推动,二手中介为了拿下房源的价格渗透无所不用其极。其实链家拉高房源影响的不仅仅是二手房价格,一手房生产商随着二手房价格的拉高也在迅速提高,链家进入一手房对生产商零佣金的情况下已有1000亿的销售额……如果你认为链家增加了卖家的收益,那就完全错了!链家影响的也不只是买家的利益,在2015年的二手房销售中,70%左右是置换房,需要卖一买一的,所以房价的提高并没有让卖家享受到价格增长带来的红利,更可怕的是链家的垄断挤压了其他话语权较小中介的生存空间,拉高房价的链家得以扩大份额继续快速的拉高房价。本来在国家土地垄断和保GDP的增长下,大城市房价已经居高不下,现在还多了一个巨大的外部诱因链家,如何不让消费者反感?
银库金融副总裁齐俊杰认为:“链家绝不是一个人在做这种场外配资,房地产之所以到今天在一些城市还能疯涨,完全是因为民间金融在作死。尽管链家本身并未通过拉高房价获得实际的高佣金或者获得增幅资金价值,但他通过金融杠杆的手段,让楼市的价格增长趋势加速,会缩短楼市趋势拐点的时间。”但一方面在消费者收入并未增长的情况下加速楼市的增长本身就让消费者根本无法负荷,同时拐点越早到来政府就必须要为拐点兜底,如果兜不住最终受损的仍然是购房的消费者。
有人说,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垄断那就必须要支持,毕竟这是行业的良性发展所形成的,链家CEO左晖用了依云和康师傅的价格来说明链家的价值。但即便在最支持市场化的美国,对于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的垄断公司必然会进行惩罚,AT&T不就因为垄断被分拆了吗,微软也曾经差点因损害用户利益而分拆!而链家的垄断是否危害用户利益呢?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
昨天(2月28日)上海各区县的房产交易中心人满为患,浦东、宝山还有闵行是重灾区,还不得不增加安保入驻控制人数的局面。市场恐慌的心理甚至超过了08、09年那一次暴涨,话匣子在文章提到交易中心两个中介人员聊天:“淮海中路的一套1250万的房子,每次一有人要签了,房东就跳价,一跳30万,总共跳了7次,210万!我伺候了3个月,实在受不了了!”,这是谁之过?除了政策性因素,中介也有一定的责任。
二、链家之罪,是行业之罪
二手房中介领域是一个极度分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低下的市场,极度分散是指除了链家、中原等几家全国布局的中介,其他的都是区域化市场的中介公司,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指除了少数管理者,大多数的中介经纪人都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房产经纪人是一个从业门槛极低、流动率极高的行业,所有背景的从业者都可以进入该行业,中介公司每年的人员流动率都超过100%。所以,这是一个及其传统、甚至可以说是坏到家,积重难返的行业。
链家拉高房价被消费者所诟病,然而中原、21世纪、太平洋等所有传统中介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中原等地产公司只能拔高5%,链家可以拔高30%而已;
链家独家签赔被诟病,然而中原等传统中介公司在网站所标注的“有钥匙独家房源”不就是链家的签赔房吗?只不过链家庞大的经纪人团队和门店优势,资金优势可以承诺100%以高价卖出房源,并且还能给予数千到数万的保证金来吸引卖房者,中原等传统中介非不想而不能也,也不敢。
链家因存在欺瞒房产抵押和房东信誉情况被投诉,这在传统中介领域更是屡见不鲜。小区部分房源是优质学区房,但中介可能诱导这就是优质学区房;中介经纪人鼓动客户跳价;卖家接到保证金后拒绝交易然而中介毫无规避和补偿办法;卖家卷款潜逃但中介毫无办法……本次投诉引发的产权问题,房屋查封是发生在初步签约之后过户之前,所以这应该说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并不能说是说明是链家卖了抵押房。大多数的中介公司在房屋交易前根本不做背景调查,卖家跑路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租房也一样,笔者朋友之前通过中原地产租房就遇到房屋是老人去世后不久家人租出来的情况,当时找到中原地产,中介经纪人表示是爱莫能助并不再退还佣金)。链家一方面因为太大大,所以投诉自然多也更,同时也因为老大的身份被媒体重点关注。
链家因违规金融(高利贷)被处罚,但其他中介并非不想做而是做不到。不得不说房产购买和置换的短期借贷是个刚需,特别是2015年开始的70%左右的二手房产置换潮的到来,毕竟存在短期拆借的需求,但半月一月的短期借贷是极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流程上也极其复杂,从某种程度上,链家是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个短期借贷的问题。金融服务是链家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其他中介也梦想介入的业务,但做不到啊,不仅资金缺乏,同时在资金管理上也做不到风控管理,只好眼羡。
所以,中原地产的创始人,现任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的施永青老先生才不得不无奈的表示:“你问我有没有条件打败他,我在现在这个情况,我是客观一点说,我们从资源、资金、现有的管理班底,都跟链家是有距离的,我们没有条件打败链家。”但他同时也表示:“链家这种发展的模式是风险很高的模式,他是由中央做一个战略判断,一下子就押注,他一押不是在某一个位置押,他是全中国、全集团一次过地受过。但是他一错可能就全错,因为他是相对冒风险的,所以如果是他出问题的时候,可能不是给我打败了,是他自己找来的。”
三、链家模式之罪,行业原罪下的互联网野蛮生长
2015年3月5日,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但实际上,互联网+在之前早就已经开始应用,比如小米借助互联网+手机行业的的风口快速成长;雕爷牛腩、黄太吉借助互联网+估值10亿元;爱空间以互联网+装修,以每平米699元价格颠覆家装行业;本来生活以互联网+农业制造了褚橙、潘苹果的成功案例。链家也是以互联网+二手中介市场风生水起的一大案例,只不过链家诞生在一个高度信息不对称的具有行业原罪的二手房中介行业。
凯文凯利说,所有的创新都发生在事物的边缘,它不会发生在事物的中心地带,所有创新从边缘开始延展。二手房中介领域曾被认为是最难以被互联网模式撼动的,因为互联网常规的价格战和烧钱模式根本无法重构二手房这个区域化市场,大宗低频,行业具备特殊性的市场,导致必然需要门店作为渠道来吸引用户并作为服务的承载平台,同时二手房领域是一个信息严重不透明,流程和专业度较为繁琐的行业,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计算机专业出生的左晖发现了消费者更关交易的保障和真实的房源的痛点,同时二手房中介行业的传统性、低效率,收益较低,但同时拥有巨大的金融可行性。所以链家借助互联网+进行了现有业务的梳理,同时进行了行业的深度整合,重构了用户与中介的沟通,加固了交易流程的保障,而不只是简单的将线下的中介业务转移到互联网,将互联网当做一个渠道来使用。在互联网+的风口,链家将业务分为三大块:交易管理(新房、二手房)、金融管理(链家理财、理房通等)、资产管理(丁丁租房、自友如家),传统中介业务仅有交易管理,
从单纯的房产交易来看,最好的互联网+中介模式是爱屋及乌的纯互联网轻门店轻资产模式,这样成本最低。左晖曾在采访中透露,在链家模式成型前,链家内部曾进行传统派模式和互联网派模式的激烈讨论,并进行如何干掉链家来进行论证,最终互联网派在讨论互联网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传统中介时几乎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发现缺乏门店的支撑永运无法打败传统派,所以左晖表示:“房地产中介企业分三类: 传统中介企业、互联网中介企业和链家这三种。” 广受诟病的链家金融就是链家在中介领域的首创,也是链家得以迅速发展的核心引擎来源。先不论该模式背后有多少的违规操作存在,链家这种模式都是传统中介学不来,而且不敢学的,不论是相对透明化的业务流程梳理、业务流程的统一性,还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还是100%真房源的承诺,还是牛逼的独家签赔房源,还是高收益的金融业务……
只不过,在链家的模式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当一个新兴事物成长起来时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因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透,所以市场和政策给予了其野蛮生长的机会,经常在之后可能会出现数枝红杏出墙来的成长状态,比如P2P业务现在仍然是非法,比如滴滴现在还是非法模式……或者阴谋论一点,链家或可能本身就认识到该模式存在的风险,只不过评估下来即使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会对现有业务造成太大的影响,或者业务发展起来再调整也不会影响业务地基,当红杏野蛮生长的状态下可以最大化的获取阳光,长出界不被允许时剪掉该枝桠即可,但树木已成,其他红杏想要再用同样的模式来生长已经不被政策允许了,竞争对手想要再追上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链家背后上海复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可是长袖善舞的郭广昌操盘的。
在互联网+的野蛮生长下,有人把近两年疯狂扩张的链家称为现象级公司,这家原本盘踞在北京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在2015年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并购,把业务扩展到了全国。2001年链家成立时仅37人,13年后的2014年底门店不过1500间,经纪人3万名,2000亿的交易额,在借助互联网+改造产业链后,一年时间已经相继并购了成都伊诚、上海德佑、深圳中联、广州满堂红,以及新房市场的高策等6家公司,成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天津和南京7大市场份额第一的二手房产中介公司。目前链家已经进入了24个城市,拥有6000家门店、10万名房地产经纪人以及6000万套房源数据。2015年交易额达到7090亿,约占据GDP的1%,2015年的交易额增幅3倍,甚至超过预期100%,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是疯狂的,链家2017年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增长率仍然很高。
四、链家之罪,模式骨子里带来的原罪
链家通过互联网+中介来改造中介行业,2015年交易额300%的同比增长,超过预期100%的业绩在增长无疑说明模式的有效性。这个有效的模式是链家骨子里带来的,但在这个模式下本身带有巨大的风险,链家像奔跑在湖面上的不会游泳的武功高手,借助浪花的承载力卖命狂奔,链家不敢停下脚步,如果停下来就意味着沉入水底就此玩完。所以,模式本身造就了链家存在不合规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模式或推动自己往不合规的方向发展业务,而不是两位经纪人的不规范操作。
链家模式是以广告传递品牌价值、以众多门店为依托、以房产交易为业务点、通过用户沉淀的交易资金收益来达成利润,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只有这个产业链各环节高效运转起来链家才能快速发展,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链家的增速就会降下来,若增速降低到某一个阀值,链家的资金链就可能断裂。
金融是链家模式的核心,也是链家估值迅速增长的引擎。链家副总裁、CFO 魏勇在 2015年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曾表示:“目前(链家)金融业务已占整体盈利的近 10%,在未来 5年里做到 50%也是有可能的。” 而链家金融要做到如此大的盈利规模需要通过三方面来达成:1、增加借贷(特别是贷款)用户的金额和数量;2、拉长用户借贷和沉淀资金的时间;3、增加借贷用户比率。这三方面怎么达成?
1、 链家需要用户资金尽可能多的沉淀在链家担保系统中。未达成该目标链家不得已拉长资金沉淀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链家交易的时间会比传统中介更长。而链家金融为了获取收益必须要实现将理财、担保等业务都全部收归到自己的子公司囊中,不再假借第三方公司之手而用自己的全资子公司运维,业务模式也需要覆盖“房产买卖——银行按揭——资金托管——产权服务——过桥融资——金融理财”的金融闭环模式。所以才有了链家金融的三驾马车的业务布局:2006年开始的融信按揭(北京中融信担保)、2014年上线的链家理财、2015年开始运营的理房通。当然,尽管近20%的贷款年利率也被用户直呼高利贷,实际上法律规定高于银行贷款利息4倍之内不违法,链家的利率正好是不超过该范围。
2、 链家需要扩大借贷款用户的数量,那就需要更多的交易用户数。就需要更多用户在链家系统下单,同时链家可能会将原本不必贷款的消费者“转化”为贷款交易用户。本次投诉的黄先生就遭遇了被按揭贷款的事实,110万贷款,月息1.6%,注意链家某些门店贷款不满1月是按1月计算的。截至 2016年2月23日,链家金融平台实现了累计投资金额已超过 1755 亿元,用户超 31 万,单日最高成交量近 2 亿,日均成交量超过 3800 万元,人均投资金额超过 16 万元的成果。
3、 链家需要更多的交易用户数就需要更多门店。更多门店和中介经纪人才可能带来更多的交易用户,美国一个中介经纪人平均每年签单6套房源,我国经纪人签单水平还达不到该程度。所以链家才迫切需要通过并购迅速扩张门店数量,也才有了2015年新增门店4500家(增幅200%)的增速。链家还有一个心思,一个城市容纳的中介门店数是有限的,链家拓展的越多,其他房产中介生存空间就会受到压制,所以在许多街道上才会出现多个链家门店同时出现的对传统中介和消费者来说觉得极其匪夷所思的现象。而更多的中介经纪人不仅需要更大范围的招聘,同时为了获得更优质的经纪人甚至拦截对手,链家在经纪人的薪资上也是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链家上海对基础员工开出的平均底薪是5000元,经纪人的提佣最高也高达30%~75%,而普通中介开出的底薪不过3000元左右,提佣一般也20%~30%,更何况链家的中介费高达2.7%,但普通中介中介费不过15~1.5%,一套500万的房源,链家经纪人最高可比传统中介多获得8.6万元。
4、 链家需要更多的广告支出。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除了门店终点拦截外,还需要在广告攻势上抢占用户心智,凭借着2015年的巨大广告投入链家才有了如此辉煌的业绩,也出现了无处不见链家广告的情形,当然也造就了2015年7月13日百度搜索结果皆为链家网广告的奇妙事件,谁让你Y在百度投放多呢,苹果掉落时当然自己砸到了树下的人头上呗。
所以,对链家来说,链家为了盈利就需要金融,反过来为了提升金融占比就不得不增加门店,增加中介经纪人,链家门店和链家金融已经在链家模式下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说,链家模式诞生之初就存在天生的缺陷,如果该缺陷被政策允许,那就是天生的优点,这将继续促使链家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在该模式下,链家的金融资金必定不可能假借第三方之手来完成,也不可能授权给第三方,否则链家的未来势必跛足而行,这也就造就了在中融信、理财、理房通子公司下的资金存在监管风险,链家全部都自己操办了。
对消费者来说,如果链家能够坚守本心,确保资金仅用在链家内的买房消费者贷款方面,链家金融几乎毫无风险,因为买家和买家的信用基础都掌握在链家的数据库中,风险可控性比P2P高得多得多,而且利润也高的离谱,毕竟大多数的沉淀资金来自买房者的资金担保没有一点成本但却有20%超高收益。但是如果链家将资金用途拓展至买房交易之外,那链家就会变成另外一个P2P,且不受任何第三方担保和管控的P2P平台,这样的平台本身无疑是可怕的,根据链家理财数据预估,链家每月资金沉淀高达20亿元左右,但链家披着房产金融的外衣完全可以不做任何披露信息,所以这又加剧了平台的可怕性。
缺乏监管是可怕的,之前支付宝安卓版偷传用户隐私,百度开发工具泄露用户隐私都是在缺乏监管的情形下出现的,为什么APP store的支付宝和百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有监管。所以宁愿相信制度也不要相信人性,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42年前斯坦福大学里进行了一次社会心理学实验,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创意和主持。研究人员甄选了正常的24位普通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在真实的监狱场景里扮演狱警和囚犯角色。在实验前,这两组普通大学生没有系统性的差异,实验开始时,狱警们要求所有囚犯完全遵守由他们指定的许多规则,比如休息时间必须保持安静、囚犯之间只能用识别号码称呼彼此、犯人必须称呼狱警是“狱警先生”、每次去厕所只能呆5分钟且间隔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随着实验的进行,只要有一点点反抗,囚犯就会被剥夺进食、睡眠、清洗或被摊贩的权利。虽然狱警们被事先告知监狱里不能出现体罚,但狱警们还是想出了许多“不触犯规则”的手段来惩罚那些不听话的囚犯:数小时内不停地做俯卧撑、跳跃或是报数,徒手清洗厕所,在囚犯做俯卧撑时坐在他们身上,将囚犯长时间赤裸着单独监禁,甚至对囚犯进行侮辱人格的性羞辱……
那些扮演狱警的学生,在原来的生活中本来是些反对暴力的好孩子,但在监狱中却富有攻击性,甚至暴虐成性。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原来心理都非常稳定,可是在这所监狱里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不正常行为:他们被动地屈从于命运,面对不公对待听之任之。由于这一情境太有力,太具破坏性,研究者不得不在模拟监狱刚刚开始六天,就中止了这项本该实施两周的实验。
这个实验启使人们意识到,在善恶之间,并没有一道穿不透的藩篱。邪恶不仅仅会是“他们”,也可能会是“我们”。
作为一个消费者,笔者对链家也并不感冒,特别是它为了公司的发展拉高房价,加快了房产的增速让房价超过当下消费者的负荷,对于链家被要求整顿笔者也积极的支持,并希望能够有一个更规范的链家甚至更规范的二手中介行业出现,尽管笔者也知道在这个传统的积重难返的二手房中介领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或多或少都会改善现在的环境。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链家的模式无疑是超前的,对于这样的模式笔者要点赞,但同时对链家的野蛮生长和资金监管也抱有深深的恐惧,没有监管的链家随时有可能向未知的领域发展,带来未知的风险,作为一个拥有10万名员工的公司,作为一名年销售额6000亿用户数数百万的公司,这样的风险无疑比P2P的风险大得多得多。珍爱荷包,远离链家。

【成都15店通用|美年大健康】仅999元抢豪华体检套餐,男女通用!定期体检,疾病早发现早预防,超有效期长,速囤!

500.00

成都15店通用 | 美年大健康特惠 999元抢畅享全面体检套餐!男女可用,专业团队+分区体检,给自己和家人加一份健康保障

去看看

99元秒杀价值1000元蜀仁口腔护理套餐 含成人洁牙1次+儿童涂氟1次!

99.00

蜀仁洁牙福利来啦!儿童涂氟、成人洁牙仅需99元!给牙齿年后洗个澡!

去看看

“桑葚采摘”门票限时优惠,游园踏青+桑葚采摘,桑果现场免费吃个够!!

15.00

桑葚成熟季,免费桑葚吃到饱!20亩红彤彤的桑葚、10多个品种等你来采摘~

去看看

返回顶部 NewT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