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四人同山。 网络上有一句很经典的介绍:牛背山有的四人同都有,牛背山没有的四人同也有。 牛背有的日出、云海、瀑布、星空、银河…四人同山都有。同样是360观景平台,周围的贡嘎山、夹金山、四姑娘山、瓦屋山、峨眉山、牛背山尽收眼底,还有牛背没有的浪漫树林和童话小木屋。四人同就是这么傲娇。 我出门的时间是凌晨六点,要在半个小时内赶到诺亚方舟门口集合,那里有四部车在等,十六个人一起结伴自驾去四人同山。和往常一样,出发的前一晚我已经清点好了所有的装备,凌晨只需要出发。 我没有算过这是自己第几次出门,对我来说,这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一本圣经,我的圣经就是走在路上。 都六点的天还只有街灯把人影拉得老长。我走进巷口那家小面馆。野花,是面馆的老板娘,正在煮面,看见我进去。 ——今天又去哪里啊?还是老三样? ——老三样。 我进了店依旧坐到那棵老银杏树下。掉光了叶子的银杏已经开始在发芽,这是春天了。老板和老板娘两个忙碌的身影在吊灯下丝毫不显疲惫,锅里一阵阵热气冒出来窜上去最后消失在凌晨的银杏树枝顶端。我觉得忙碌而真实的面孔那么美,那张脸上有温柔的笑意和踏实的灵魂,更有我没有的人在付出爱和得到爱时身心满足的幸福感。突然觉得凌晨有点清冷了,幸好这时野花把面端了上来。这是我回回来填个饱肚都会选择的食物,一两肥肠面、一个煎蛋外加一碗粥。朋友曾经取笑过我的这个饮食习惯——吃完面要喝粥,我说吃过面身体会有面条的复杂香味,但是再喝碗粥的话,嘴巴食道和胃就会被清洗一遍,身体就会变回吃面之前清清爽爽的味道。朋友对我的这一套理论无能为力,大概也是知道不觉得反驳我有什么用,又觉得不反驳我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害,所以就假装我说的是正确的。只是我从来没有看见哪个朋友在吃过面条之后再喝一碗粥。反正我认真地吃着面条,它被野花煮得很好看,其实我总是到这里并不是因为这里的食物有多么地好吃,而是因为这间面馆是这条街最早开门营业的店也是最晚关门歇业的店。经过这间面馆,看见灯光照得明亮心里就很踏实,恍惚有回家的感觉。如果没有看见亮着灯的小面馆,这条街就是昏暗的冷清的死寂的无望的。 我从面馆走出来的时候,一股微风吹过,喝过了粥吹过了风,觉得自己身上没有吃过面的复杂香味,便又心情愉悦地走向集合地。径直走过马路,看见报刊亭大约200斤重的阿姨今天穿了墨绿色的裙子在整理新到的报纸和杂志,接下来必须马上左转,经过一片写字楼,然后在第二个红绿灯右转,直行300米到达集合地。整个过程只需要花五分钟的时间,我是最近的一个,想到这一点又觉得自己真是占了大便宜该好好高兴一阵子。
人车是早就分配好的,我到目的地的时候,特别是提供车的司机先生们已经等在那里。我迅速找到我坐的那一辆,跟车上的人打了招呼简单聊了一会儿,赶紧补瞌睡,早起是我这一辈子的死敌,怎样都不能愉快地玩耍。迷迷糊糊中听见同车的人一直在聊什么最近被刷屏的duang啊蓝黑白金啊柴静雾霾啊,等我清醒过来,已经是五个小时之后,车队到达冷碛镇一家叫田园饭店的饭店,午饭时间到。所幸这家饭店的食物还真不错,特别是凉拌鸡和鱼汤。凉拌鸡永远是我的最爱好吗?没有之一,吃下来人均35左右。 田园饭店的位置在我们进冷碛镇的右边。 四人同山离牛背很近,直线距离2公里左右。冷碛镇到四人同山43公里,前二十公里与去牛背的路是一样的,走到离街心花园大概5公里的左边有一个分岔路,左转就是去四人同山的,现在有指示路牌指明很容易看到。 在口子分路了之后四人同的美景慢慢出现,上山的途中植被茂密,有好几个地方可以拍云海和雪山,不像牛背只能一脚油门踩到山顶上。 我们去的时候天气很好,一开始上山大家都没有瞌睡了,越来越接近目的地的感觉就是期待期待很期待。走得越远才发现,其实之前的路都是在给你练习,最后十五公里路才是终极挑战。越往山上走,路两边的积雪越厚,所以雪融化后的土路,车子开上去的感觉真是太酸爽。一直很颠簸就不说了,有时候颠得真的很可怕,因为路修在悬崖和山脊上,不见底的深渊就在你身边。我们的车状况比较好,各位司机先生技术也过关的,虽然半路有个车转弯的时候打横了,但所幸有惊无险。 在此提示各位小伙伴,如果选在冬天或者早春山上有积雪的季节,请一定准备四驱高性能越野外加一枚开得一手好车的好司机先生,不然要是谁脑壳一热开个不达标的车上来真是哭倒了长城都没有办法啊。
终于在四点多到达山顶唯一的客栈。当我们下车真正站在四人同山顶客栈的时候,才发现四人同和牛背虽然是邻居,但是真的完全不同。牛背上基本没有树木,连花都很少,现在山顶的窟窿一个比一个大,现实条件那么残酷,比如说人多啊,比如说人多啊,比如说人多啊。但是四人同山不同,它有树林,它有小木屋,它看起来生机勃勃。如果说牛背山适合男人一起去,那么四人同一定是适合带上女朋友一起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