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讲了“求职陷阱”的话题,提醒大家怎样避开这样的陷阱。也发现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掉进去了,这时该怎么办,雇律师还有没有用? 我先来讲第二个问题。现在法律咨询看似很方便,其实是很乱。很多人在遇到这样的纠纷时,会第一时间在网上进行法律咨询。这时大概率会迎来二次伤害,因为有可能咨询到的只是律所的销售,特别是对方让你称呼其为某某老师时。情绪价值会给你拉满。什么这事是诈骗,律师帮你去报案,严厉打击这些不法分子。还可以主张欺诈,把合同全部撤销。这时,如果你本来财力和精力就有限,不太建议你花钱请律师了。 首先,报案你自己是可以去报的。除非你表述能力已经差到,基本事实都讲不明白。然后是主张欺诈,去撤销合同。这也很难。欺诈的举证程度要达到排除合理性怀疑,你签的两份合同,《购车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都有正规公司背书,中间谁做了什么,你处于什么状况,你都只能口述,证据层面上有缺失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可以怎么办。建议,第一时间致电融资租赁方,告知其你的遭遇,你不要管他怎么回复你,录音保存好就行了;然后,向银保监会举报、投诉。投诉方向是融资租赁公司监管不力,导致其产品,涉嫌成为犯罪工具;其次,向招聘你的公司所在地的帽子叔叔报案。这时,你有机会遇到,和你同样遭遇的人。人多了,大家也能抱团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