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5-5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咽喉痛:
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薄荷5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抗炎抗菌。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抗炎镇静。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咽干:
玄参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芦根30克、甘草10克。
玄参味甘、味苦、咸,性微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咽喉异物感:
柴胡10克、薄荷5克,紫苏梗10克,合欢花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紫苏梗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宽中,和血。
合欢花味甘、苦,性平;归心、脾经。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消风明目,活血止痛。
咳嗽痰多:
桑叶15克、枇杷叶15克、龙利叶15克、陈皮5克、罗汉果15克、甘草5克。
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
龙利味甘,性平,归肺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清肺利咽,
化痰止咳,润肠通便。
以上茶疗方煎水后代茶饮即可。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