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2-26 13:03
|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联通
目前教育的客观情况:
1,一些思维停留在80年代,动不动就说“我小时候如何如何”的人,认为学校甩锅,什么都是家委会以及家长去做。
实际上,80年代左右的学校,乡镇或者村小,一个班上能读到高中的都是极少数。那个时候能算术,能识字就是合格,主要矛盾是基本吃穿问题。
2、现在的成都(或同等城市),一个成绩中偏下的小学毕业生水平,那放在20-30年前的全国各地,都是极其优秀的存在。
3、较高水平的教育,肯定需要相应配合,其实现在学校教育的合理化也变化很大。比如初中政治课,70后,80后的娃娃那是晓得的,中考跟语数外一个分量。现在只有20分,只有语文单科的10%多一点。
家委会存在的合理性:
1、对教育器辅助作用,主要是杂事,比如代为收缴餐费,资料费等
一些没了解过的人,会认为现在微信支付宝缴费很方便,要家委会干毛线
实际上,一个班上,有三五个家长不咋个互动的不是少数,就是没反应。比如上学期一个二三十的学费,就有好几个家长各种原因拖了很久。
这个要是班主任一直催促,也是头大。
平时的集体开支,也是一个道理,没有牵线的,很恼火。
另外,现在学校要求家委会每次收取费用尽量一事一收取,这样工作内容就多了。。。。。几十个人缴费,哪怕一两个没交,都要去单独通知,微信群又不好直接说。(也就是说还要去统计谁没交)
2、背锅问题
因为要管钱,要开支,肯定就有不了解的人要质疑。
实际上,这个家委会虽然会背锅,但也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是班主任管理(或者学校)来做这个事情,一方面时间会被压缩;另外一旦有家长质疑,矛盾会很直接,会很尴尬,会没有缓冲
如果是班主任开支,问题更大,是不是回扣啊。。。。
其实,班上开支,大部分都是固定开支,比如一年级的校服,这个是一笔大的开支。费用都是直接打入经销商的,要说回扣,也跟家委会没有一毛钱关系。其它固定开支,比如餐费,征订资料,保险那些,都是固定的,
最终杂费分配到每个人上是很低的,见下图:
这个是简易公布,一般每学期要公布几次,这个供大多数不咋个关注开支的家长清晰明了的了解开支情况。
比如教师节鲜花,也是由家委会代买代送的,注意,是所有科任老师。
其实就这样一个送花的东西,当时是沟通了不少,也有家长提出过疑问。
反而是这种直接微信跟我沟通的,我觉得很好,各有各的看法,这样很好。
但有一点,这个过程也是跟老师沟通过的,而且,老师是明确表达了意见的:最多只能送鲜花,甚至于,她更主要想表达的是不送。
3,学校甩锅问题
说实话,整体而言,现在的学校老师的负责程度,完全不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师能比的。
现在教育整体的运作复杂程度,也远高于二三十年前的村小。
但是,老师还是那几个老师。
几十个娃娃的一个班级,那可是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司哦
你要让现在的班主任把各种行政财务采购都兼任了,还真不得行。
====================================
关于有一些屁言,说挤进去当家委会成员
这个真的是屁言
这个还真没人抢
说这个话的,要么就是极度自卑,要么就彻底脱离时代。
本身,家长跟老师是存在互动的,即使是为了更多了解娃娃的表现情况,积极参加家委会,也不是坏事情,也不是说就那么目的性。
再说,即使参加了家委会,背后做了很多事情
实际上班主任多数也看不到的,因为他也懒得管这些。
何况,所谓为了受益受到照顾,那科任老师呢?他可根本不晓得,他们看中的,还是娃娃表现。
(小编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