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4-4 13:11
|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掉进文玩这个坑真的免不了会打眼吃药,次数多了自然就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之前看过一个文玩兄弟写的个人体会,很是感同身受,所以借他的叙述框架也展开谈下自己的体会。
看过盗墓笔记的朋友都知道有老九门这个说法,啥叫老九门?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认可的是,因为古代大城有九个城门,来住客商进出城,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在城里做买卖,你只能在这九大势力中选择一个,没有其他路可以走。这其中就有一个门是针对古玩文玩的--册门,这个门的祖师爷是司马迁,本来是考证古今之学,但现今主要干的就是捣腾真假古玩,甚至还包括盗墓。
文玩中瓷器字画逼格太高,我没碰过,也碰不起。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文玩菩提佛珠及其各种配饰,所以心得体会也就在这上面。
文玩菩提的原料菩提子,比如金刚,星月,凤眼,基本上没假,有的话大多都很浅显,比如用落地红冒充金刚菩提,用酸枣核冒充小凤眼,这些手段也有,但只能骗骗**小白。中级的都骗不了。如果在菩提子原料上做不了假,就只能在其制作工艺,做旧呈现效果以及各种配饰上面做文章,概括就是1老2奇3配件。就在这3样上下下功夫。
第一是做旧,这里面就有很多花样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出效果。让买家觉得是有年份的老东西,价格自然就上去了。佛珠材质就几种,最常见是菩提,木头,矿石。菩提类最常见的是油泡油炸,然后抛光,再用琴弦磨磨孔道。处理后颜色是变深变亮了,也开片了。但老物件盘玩多少年形成的包浆却没有,这种厚重感是做旧做不出来的。这个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眼力。这个需要靠多看多上手真东西积累经验。速成法没有。木头类做旧最多的是染色法,用油泡或用茶煮(大部分还用普洱,因为红嘛。这也算下了本钱,前段时间还听说过用醋泡,我没验证过,但估计泡完后那股酸味不好掩盖,呵呵),然后物理打磨,比如金刚菩提搞个半无齿,上软步轮磨,完了再染色。如果自己耍的话就自己慢慢盘,要做局买高价的就给钱找个藏人盘带一年,然后就给你说有好东西,买你个高价。再就是表演一个二人转甚至多环节的多人转,说白了就是安排几个托儿合伙骗你。为了钱煞费苦心,但人家也是吃技术饭的,比如同样的东西搞个5-8条,只要一条套到一个高价格,其他的都可以很便宜的出了,很多所谓捡漏的故事就是这样来的,但仔细想一下哪有那么多的漏就被你捡到了?
奇这个顾名思义就是体现一个珍贵,数量少,不常见。还需要借助炒作,有没有真奇的,也有,但能不能被你遇到就是两说了。比如说金刚,大家都晓得瓣数越高价格越高,网上20几瓣的大部分都是粘贴出来,最恶心的就是还要炒几瓣代表什么美丽的含义,估计这些含义释迦牟尼都不知道,但偏偏好多人就要信。好东西大家都喜欢,但还是要有缘分,更要有眼光,最后还要有办法搞到.如果没这能力那就端正心态,磨磨心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说一下配件,动不动就老物件满天飞。哪有那么多老物件在市面上流通?配饰当中天珠、琉璃、天铁这3个是假中之王,这几个最好不要轻易碰,我从来不碰,说实话因为不懂,只有客户明确要求配个效果我才配。在就是蜜蜡,蜜蜡就是不透明或半不透明的琥珀,最常见的就是用柯巴树脂冒充,柯巴树脂和琥珀相比一个就是年代不同,二就是琥珀的分子稳定性很好,用洗甲水和紫外线灯来照基本就可以鉴别,浮水实验都不靠谱。提醒一下洗甲水慎用,整多了对琥珀还是有损害。松石基本都是真的,只是有优化和无优化的区别。两者差价巨大。优化最多的就是用密度低的泡松沁胶、注胶、染色来冒充高瓷高蓝松,用泡水、紫外光灯,热针实验基本可以鉴别。大家看到那种晃眼冒贼光的松石就要多注意。
说两个小经验,
第一:老物件要看孔道(当然也有做出来的,用最多的就是用琴弦来磨,琴弦光滑且有一定的摩擦,又有韧性),多比较就可以发现孔道的磨损痕迹才有时间留下的痕迹,那种无意识的绳子磨出的痕迹是不好做出来的。具体可以多看看金属的老挂牌挂件上的那种痕迹!
第二:入手之前多想想。
一痴一迷一上当,多看多学再出手才是王道!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