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9 19:14
|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只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丧葬习俗。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等同胞来说,他们的需求则是实行土葬,忌火葬。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北京生活的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大概有26万人,按照正常的人口死亡率,其每年亡故的人口波动在1200人至1800人之间。那么,北京怎么为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殡葬服务呢?
日前,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北京市区殡葬消费平均达8万元,92%的市民认为殡葬费用价格过高,难以承受。
那么,在北京生活的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有土葬需求的少数民族同胞,亡故后入葬北京回民公墓,需要多少钱?
4000元左右。这是记者从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处得到的数字。谁为他们减了负?
为什么入葬北京回民公墓的费用如此低?
《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公布的殡葬费用,由两部分构成:殡仪费和安葬费。殡仪费是死者家属在殡仪馆的消费,包括为尸体化妆、入殓、举办葬礼等费用,安葬费则是指购买墓穴及入葬的其他费用。在北京市区的8万元平均殡葬消费中,前者占1万元,后者占7万元。也就是说,高昂的墓穴费用,成为了殡葬费越来越高的主推手。报告列举了2014年北京市属14家经营性公墓的最低单个墓穴价格,一个1平米左右的墓穴,加最便宜的通惠陵园也要36800元,而万佛华侨陵园则要108000元,万安公墓甚至飙升到25万元的高价。
而在北京回民公墓,每平米的墓穴收费仅为100元,这是北京物价局批复的收费标准,自1994年6月10日起执行以来,从未涨过。
“这得感谢党和政府。”丹子峰坦诚地说。
据丹子峰介绍,1972年,为了更好解决北京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同胞丧葬问题,北京市将原第三人民公墓改为回民公墓,划归北京市民委管理。运营40多年来,公墓入葬埋体达4万多具。
近年来,北京回民公墓原有的423.55亩墓穴用地逼近用完。这意味着,那些具有土葬习俗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需求可能得不到解决。
丹子峰告诉记者,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密集调研、谨慎论证,最终在2013年,从市财政中拨出8.3亿,在回民公墓周边,扩建出390亩的墓穴用地。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