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作者:谌旭彬——强烈推荐
大清国民以为自己在1894年海战中打赢了日本
每一次打仗,对方都有电报,清廷拒绝电报。
这个和现在差不多,群众只爱看自己打赢了的报道,报纸如果报了实情就要被群众收拾,同一家报馆旗下两份报纸,一份说中国大胜日军,另一份说中国打败了,把市场全覆盖。
就像现在的公众号,母公司一般经营几个号,把左中右读者全覆盖。甚至一个引战,一个应战,弄得乌烟瘴气好不热闹。
这套流量玩法,原来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很流行了。
捏造新闻,是媒体的自觉行为,并非清廷要求,而且媒体还多是外资。仅仅因为群众爱考什么,它们就投喂什么。(和现在大数据投喂及其相似)。
来来来,涨知识了,虎门销烟只是反对英国人卖烟,但并不反对“国产替代”。各地种植国产鸦片是列入业绩考核的,大清的财政收入有10-20%来自鸦片生意。
1877年,因为太多耕地用于鸦片种植,北方饥荒饿死了一千多万人。
我觉得现在新一代历史书好就好在还原了全貌:当时的人面临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解决办法、如何权衡利弊
这样读者很容易产生代入感,相当于进行案例教学,读史明智的目的才能达到。比如某个问题,军机处内部怎么讨论的,各地督抚是什么意见,朝廷如何取舍,背后的约束条件有哪些
这些和传统的历史书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更像是剧本杀,读者很容易去思考:换了我该怎么办
本书的确填补了我很多关于清朝的认知,有些内容太炸裂了,
这章才搞笑,同治皇帝结婚不仅不邀请各国大使,还发通知喊他们当天不要上街到处跑,把大使们惹毛了。
他只是怕大使们出席婚礼不下跪怎么办。真的颠覆。
这章,排华法案其实是清廷自己搬石头砸脚,稀里糊涂把能够保护自己的《蒲安臣条约》改了,
美国的最高法院、总统,都在支持中国,因为《蒲安臣条约》法律效力很强,赋予双方平等最惠国待遇,里面有允许劳动力自由迁徙的条款。
清廷懂不起,自己修改了。。无语。。真的是大开眼界。
这是郭嵩涛日记内容,他打死不想出使英国,闹辞职。两宫太后和皇帝一起安抚他。
最后他下场还是惨,看到了真实世界,说了真话,国内群众不容他。
顺便说一句,谁有电子版的啊???发给我一下,我存本在kindle上看,不然带本书这个天气,有点儿重了。。不想背那么重。
好文推荐https://app.52ch.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太阳下无新鲜事 清朝皇帝就是一个更大的吐司你认为有多高明 阿弥陀佛 噢噢噢 现在的房产像不像当时的鸦片,也是搞垮民族脊梁的产业。 懂得太多不好,早点睡觉明早继续搬砖 天气热了,喝点冰啤酒,少用点眼睛 看到上面写着同治放弃跪拜礼,就想起之前说的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见当地土王不愿意跪拜,就用做三个俯卧撑代替,把我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