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r32923793 发表于 2021-7-9 09:45

【分享】成都106信箱

成都东郊以前是工业区,是四川的工业之源,集结了很多大型国营厂、军工企业,
想当年,成都东郊的那些信箱厂,是何等的羡慕,
所谓的信箱厂,都是中YANG级的,就是直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XX部管理的,四川省或者成都市都管不到。
其实信箱,是指的原来对应厂区的生活区。
当时大型电机械厂为了保密,大家都懂的,就和132厂的喊法是一个道理。

当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工业、国防项目,一部分往西南内迁,起码5、6个厂就设在了建设路这一坨。
69信箱、82信箱、106信箱等一系列比谍战片还神秘的建设路上的代号,也就起源于那个时候。
这些信箱厂,都有三个名字,一个是中文名字,
比如: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这个就是全名了,不要画蛇添足加上“成都”二字。
第二个是号码代号,比如773厂。
第三个是信箱,这个是专门用来通信用的,
你如果在信箱上写红光电子管厂XX车间XX收,这封信可能给你退回来,也可能石沉大海。
必须要写106信箱XX分箱XXX号才能寄得到。

106信箱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管的。
这些厂是生产啥子东西都是保密的,进厂门必须要凭出入证,并且在五米以外就要打开出入证。
这些厂的厂门口在上下班时间是最闹热的,上班时间人流像潮水一样涌进工厂,下班时间人流像潮水一样涌出工厂。
下班的时候,最先冲出工厂大门的是年轻的人,骑着当时还不多的26圈平跑自行车洋洋得意的按响那个时候还不多见的转鈴,骑得飞快。
轻脆的转鈴声和嘻嘻哈哈的人声交相辉映,就像一群冲出鸟笼,飞向蓝天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
年龄大一点的骑着28圈的自行车不紧不慢的蹬着。
更多的是“赶11路车”的走路上下班的。
这些信箱生产什么产品都是保密的。

一个信箱,就是一个大院,就是一个小社会。
生活配套设施相当完善。医院、学校、食堂啥子都标配,不出信箱每天都活得巴巴适适。
当时在几个厂区上班的人儿,也基本都是工厂--生活区两点一线、无忧无虑的生活。

106信箱是50年代苏联援建的项目,为国内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电子束管专业生产厂,位于建设南支路4号。
该厂1956 年在绵阳筹建,1958 年迁成都建设,时名成都电子管厂,
1963 年12 月竣工投产,总投资 7337.4 万元,时有职工 2248 人,
形成年产显像管、示波管、指示管等10 个品种15 万只的能力,1965 年更名为国营红光电子管厂。
这个厂是为中国的电子工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生产出了许多急需的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106信箱生产的产品有:示波管、指示管、显像管、存储管、视像管。

1969—1977 年相继包建了新光电工厂、庆光电工厂,援建了陕西咸阳彩色显像管总厂、河南安阳电子管厂等省外 5 个企业。
在大量信箱厂外迁的今天,106信箱算是幸运的,虽然106信箱这个名称现在不用了,
但厂房还是保留下来了,给了106信箱的老人们有了一个寄托回忆的地方。
在106信箱的旧址上建立了东郊记忆音乐公园。


营门吹雪 发表于 2021-7-9 09:47

还有雷达 我婆和二嬢就是里面的

加油谢小胖 发表于 2021-7-9 09:50

开始怀旧
这是吃喝网友开始老龄化的表现

lxr32923793 发表于 2021-7-9 09:58

营门吹雪 发表于 2021-7-9 09:47
还有雷达 我婆和二嬢就是里面的

106后来在VCD时代的还挣扎着生产了锦电VCD,最终还是倒在了沙滩上

zcb001 发表于 2021-7-9 09:59

记得当年红光在门口卖股票,面值1元的股票只卖0.8元,成都的都知道红光亏得一塌糊涂,都不敢买。过了2年居然上市了,股票涨到6元,再后来人就被抓了(造假上市)。

北导 发表于 2021-7-9 10:06

这个比讨论房子有意义有看点多了

营门吹雪 发表于 2021-7-9 10:11

加油谢小胖 发表于 2021-7-9 09:50
开始怀旧
这是吃喝网友开始老龄化的表现

哈哈哈 接上一个帖子 钓鱼

加油谢小胖 发表于 2021-7-9 10:12

营门吹雪 发表于 2021-7-9 10:11
哈哈哈 接上一个帖子 钓鱼

哈哈,我发到另外一个群里,结果好多都是东郊子弟,各个信箱长大的。

饭→特稀 发表于 2021-7-9 10:14

学习了

玩水 发表于 2021-7-9 10:17

从小那里长大 现在完全变了https://app.52ch.net/public/emotion/face_007.png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成都106信箱